第125章 融资结果(2 / 2)

    陈元光还在想剩下的一百多亿缺口该从哪里找补,然后随口说:“这是好事啊,说明我们的项目还是有吸引力的。”

    一心想着不上市,想学OpenAI的模式搞什么组织架构创新,想创新势必然面临新的问题。”

    他们以为这一轮融资,主要还是用在可回收火箭优化上,这是一个好题材,有对标企业SpaceX在前,你的估值很容易估算。

    无非是取名不同罢了,最近这几年的企业一个比一个鸡贼,A轮和天使轮中间能给你整一个pre-A出来,他们能创造名词我们为什么不行?”

    一样的道理,鹏城的优势就是人才聚集,去合肥的话,资金的问题解决了,人才的稳定性会下降。

    陈元光听到236.7亿元这个数字后,觉得这在他意料之中,毕竟这一轮融资确实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这是硅谷号称要做太空挖矿公司们的普遍套路,因此阿美利肯投资机构在来参加以前,以为陈元光也差不多,无非是光甲航天的技术更过硬,确实有成果。

    鹅厂好理解,自从把詹妮换掉之后,林甲和鹅厂高管建立了一定的私交,随着光甲系企业在国内的突飞猛进,和林甲对接的鹅厂高管级别也在逐渐上升。

    全球通胀,华国通缩,如此罕见的局面,市面上好的项目就不可能缺钱。

    国际空间站每年的运营成本是30亿美元,营收和运营成本比起来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鹏城比合肥好的点在于,鹏城在虹吸人才上,人才的接受程度更高,合肥在这方面差一点。

    最好的结局就是,未来真有公司打算做太空挖矿的时候把他们给收购了。

    尤其对这帮外资来说,全球投资项目最多的地方就是硅谷,自从SpaceX开启商业航天时代后,硅谷有不少公司都号称自己要做太空采矿。

    像中石化资本、国家制造业升级转型基金、君联资本、博华资本、中银投资、红杉中国、高瓴等等,有五十多家机构想和我们进行下一轮的沟通。

    我之所以在事后指出来,是因为我觉得你的做法影响不大,才一百亿的缺口,有很多办法能把这一块给补上,长期债券、找银行拿钙钛矿技术做抵押等等。

    也许是因为出身商人家庭,所以林甲对类似的尔虞我诈见惯了,已经脱敏了,而陈元光的父亲在靠拆迁获得巨额财富后完全躺平,让陈元光对于类似的事情接受程度要低得多。

    这么多机构,化缘100亿我还是有把握的。

    另外段执中在走之前来找我了。”

    我一直不觉得鹏城在航天领域是好地方,一没有历史,二没有高校,三没有产业集群。”林甲说的很直白:“要不是你坚持,加上深创投确实表示了足够的诚意,研发中心怎么都不应该放到鹏城去。

    她以为陈元光之所以对鹏城如此坚持,是因为他出身在羊城,对于鹏城有更深的归属感。

    除非陈元光真的能做到太空采矿,而且得能挖到贵金属。

    林甲在交大上课的时候和一些教授聊过,他们对陈元光的评价是,陈元光在科研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能抓住关键问题并且给出解决方案,这需要的不是智商,是直觉。

    “数据怎么样?”回到光甲航天在申海的办公地点后,陈元光把西装挂在椅背上之后问道。

    因为大家原本以为你只是说着玩,口头喊的口号而已,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类似套路见得多了。

    林甲和陈元光在做事风格上有很大差异,林甲会想尽各种办法实现自己的目的,拥有灵活的底线,陈元光的底线要高得多。

    我在哥大念master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课题研究,为什么科技型公司大部分在加州,创业型企业加州的数量同样远远高于其他州。

    这一笔投资让京东方从08年以后在合肥累计投资超过1600亿元,算是双向奔赴了。

    结果没想到陈元光玩真的,真打算搞太空挖矿,募集来的资金都要投入到空间站这种无底洞去。

    林甲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想的话没必要,有这么多企业等着我们去挨个谈,谈完没有办法再考虑合肥方面的建议。”

    德州和加州是最好的对比案例,和德州相比,加州的企业税堪称变态,德州没有个人和企业所得税这一说,他们只有1%的营业税,而加州的企业税率为统一的税率8.84%。

    当你对阿美利肯资本抱有期待的时候,他们同样对伱的企业虎视眈眈。

    “在这个大环境下,还能有这么多机构愿意投两百多个亿给他烧,陈元光不愧是华国的马斯克,这号召力太强了。”

    林甲神态和坐姿都显示出她很放松,这一轮募到两百亿已经是出乎她意料了,她以为这一轮只有深创投和申海城投这两家和他们深度利益捆绑的地方国资会投呢。

    陈元光不愿意这么做:“这不是忽悠人吗?

    这是唯一的区别。

    大A这帮上市公司在IPO前,一个个都说自己上市募资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发展,结果上市之后一个赛一个能割韭菜。

    其次金属小行星并不是所有都有贵金属,环地球的小行星带,里面的金属小行星以铁元素占大多数,去太空把挖铁矿,跟迪拜跑到大毛那运输石油回来用没区别。

    林甲无奈道:“这叫战术性说实话,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可回收火箭,次要目的是空间站,主要目的满足后,把多余的钱用在次要目的上没毛病吧?”

    从开始建空间站到后续每年的运营成本,这是大坑。

    陈元光没有解释,“好,还有时间。”

    而且有两百多亿,不会影响到前期工作,前期如果有亮眼成果拿出来,这一次当成是2.0轮融资,接下来2.1,2.2,2.3轮就好了,我融10次,它也算是第二轮融资。

    而米哈游不一样,他们和米哈游没有什么交集,林甲倒是听说过米哈游投资搞可控核聚变的企业,没想到他们对商业航天也感兴趣。

    我当时归纳的两个原因,就是人才和企业集群效应,加州丰富的高校系统和大量优质的企业,让这帮企业即便面临如此高的企业税也依然选择留下。

    “我觉得没差,鹏城和合肥在本质上来说没有差距,国内光甲航天最好的总部应该是燕京。

    而且考虑到光甲航天的企业性质,我们即便要从市场上去融这笔钱,也尽可能采用长期债券的方式。”

    也有认为这对陈元光来说,是难得的滑铁卢:

    “第一次见陈元光失手,还是太膨胀了,以为自己能心想事成,350个亿,说的轻飘飘,这接近华国2022年全年航天支出的一半了,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林甲内心吐槽,二次元的钱太好赚了,米哈游投起这种回本遥遥无期的项目丝毫不心痛啊。

    林甲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在陈元光办公室的沙发上,对着电脑屏幕上工作人员发来的数据说:“现场来了745家投资机构。

    而且他们也找航天领域的专家估计过,光甲航天在可回收火箭上的技术和SpaceX相比,最多也就三年的差距,这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包括各大国家队在内,进度最快的了。

    困难重重,明显不像是能回本的项目。

    虽说这一轮写了投资金额的机构只有13家,但是发邮件来表示希望深入谈判后,才能给具体投资金额的机构可不少。

    能加入光甲航天的硕士起步,对于他们来说,在鹏城定居没有太大障碍,不需要做什么心理建设,只要能买得起房就愿意留下来,如果是合肥的话,除了本省人,外省人即便能买得起房也得做一番心理斗争。

      今天还有。

        另外有的大家指出来的错别字,鸦想改,但是好像章节被锁死了,因为鸦有的敏感内容都是被起点自动修改过了,大家见谅。

    (本章完)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