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头茬韭菜(1 / 2)

沈圆圆还是咬着牙跟家人一起完成了第一天的翻地工作。

  只不过人第二天就躺在炕上起不来了。

  沈清远他们也没空管她,收拾收拾东西就又去地里了。

  昨天他们一共犁了八亩地,这速度在村里已经属于“遥遥领先”那个档次了。

  不过他们今年开春晚,这几日的天却热的很快,所以大家都很着急抢农时把地种下去。

  荒地第一年最好是种黄豆,这样第二年的土壤会更有肥力。

  不过黄豆这东西不好当饭吃,所以他们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分批播种。

  黄豆的成长期只需要三四个月,所以是唯一在东北可以生长两季的作物。

  沈清远和沈奶奶商量之后决定先种玉米小麦,秋收之后再种一茬黄豆,养养地。

  别家不敢第一年就在荒地上下这么多粮食种子,他家敢。

  毕竟沈清远那几池子的农家肥不是白沤的。

  这片土地本身肥力就是够的,只是不够疏松和湿润,只要松土做到位,后续的浇灌跟上,长出粮食不成问题。

  “媳妇儿,今儿你就别跟着去了,你先留在家里把玉米苗育出来。

  我们这两天翻好地之后先把小麦种子撒完,然后就要开始移栽玉米了。”

  沈清远对夏芸娘说道。

  为了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减少玉米生长周期,沈清远决定玉米采用移栽秧苗的种植方法。

  高粱种子对土地的温度需求比较高,所以放在最后播种。

  哦,对了,还有沈圆圆急头白脸要来的一亩地,还得给她种一亩地的甜菜。

  “那行,正好今天把韭菜都割了,剩下的我移栽到后院去,空出来地方育苗。”

  夏芸娘过年前种下的韭菜现在正好长成了,一小片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沈奶奶不舍得吃,想拿到镇上去卖。

  沈圆圆和沈清远不同意,俩人非要吃韭菜盒子,不让沈奶奶拿去给李天霸带到镇上卖。

  后来双方展开激烈讨论,以沈清远被沈奶奶用扫炕笤帚打了两下后背和沈圆圆承诺再想两张新的吃食方子为代价,保住了家里的头茬韭菜。

  秉承着吃就要吃好的宗旨,沈圆圆还把农场冰柜里冻得大虾仁拿出来了一袋。

  藏在沈清远的炕柜里缓冻。

  等夏芸娘那边在偷渡一些和好鸡蛋的韭菜馅和面皮,他们一家三口就可以在晚上的时候去空间里包韭菜虾仁鸡蛋馅的饺子了!

  怕孩子们韭菜馅吃多了烧心,夏芸娘还准备了小白菜蘑菇馅的。

  蘑菇是集市上买的冻蘑,拿冷水泡上半天,剁碎了跟小白菜和在一起,那鲜亮劲儿就算不加肉也格外好吃!

  这饺子你就吃去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伙食好,那是因为活干的多。

  其他人继续下田翻地,夏芸娘把家里买回来的玉米种子,一袋子一袋子的倒出来,先放到五十度左右的温水里浸泡。

  瞅着家里没人,夏芸娘把让沈圆圆提前拿出来的高锰酸钾浓缩片拿出来扔到水里。

  等玉米种子泡好之后,夏芸娘又拆了两包白色粉末状的磷酸钙拌进去。

  加磷酸钙主要是为了帮助玉米种子发根的。

  主屋这边的侧间现在是老沈家的种植房。

  这个房间现在只有夏芸娘和沈清远有出入的钥匙,其他人平时都进不来,所以夏芸娘并不怕那泡成芭比粉色的种子被人看见察觉到异常。

  把种子按照一定密度埋到之前种菜的腐殖土里,浇完水就可以静待它们发芽。

  三天之后,玉米种子破土而出,等下完小麦种子正好就可以移栽玉米了。

  沈清远家的荒地现在开出来了三十亩,种小麦和玉米是够够的。

  老沈家打算今年先种二十亩地的玉米,十亩小麦还有六亩地的高粱。

  剩下的四亩位置更偏一些的荒地和边角料的地方,是沈清远留给家里准备了好久的木薯红薯和沈圆圆的甜菜的。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所以在这边除了好打理产量高的玉米和各种豆子,种植比较多的就是小麦。

  小麦下种之前,地先要撒一遍基肥。

  别人家还在吭哧吭哧开地起垄的时候,沈清远家已经开始撒肥了。

  随着沤肥池的盖子打开,沈圆圆被里面刺鼻的气味熏的差点仰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