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下第一呆(1 / 2)

开元八年,庚申,腊月初七,冬至未至,天晴,霜冷,时未寒,益出行,忌婚嫁。

    凛冽的寒风如同利刃一般,狠狠的宰割着大地,一团团的积雪在寒风中轻舞飞扬,纯洁而又哀伤。

    遥远的天际,启明星在晨曦的感召中摇摇欲坠,散发着最后的光辉,月已西沉,曙光渐微,整个华山唯有寒风在冷月下浅吟低唱。

    落雁峰下,青石山道。

    “唰——唰”,扫帚划过青石的声音,刹那间打破了山道的寂静,雾霭沉沉里,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寒风中晃动着。

    昏月之下,一张稚气未退的脸庞时明时暗,脸色虽苍白泛青,但仍然难掩少年脸上的坚毅之气,清亮的眼眸在雾霭中闪动着,如天上的寒星一般璀璨,蓬松的乱发胡乱挽成一个发髻,两缕长发自双耳旁垂下,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一身麻布衣,一双粗布鞋,寒霜沾染了他的全身,只有瘦小的身影随着扫帚的移动而移动着。

    “唰—唰—”。

    “这时候他们应该快来了吧”,少年直起弯下的身子,依帚而立,抬头看了看泛白的东方,喃喃自语。

    话音刚落,“咚——咚——咚,三声道钟的声音响彻天地,刹那之间打破了整个华山的宁静,同时也打破了这天地间最后一丝黑夜。

    道钟鸣响完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整个华山突然如同开锅了的沸水一样喧嚣起来,三三两两的黑影自不同的山峰奔驰而下,一起涌向两仪门前面的那块最大的平地——太极广场。

    “师兄,三才剑法你融汇贯通了么,我才堪堪练到第六式”。

    “师弟,你昨晚吧唧吧唧的嘴巴动了一晚上,梦到在吃什么好吃的了吗”。

    “我梦到我母亲做的红油抄手了,格劳资的,我吃了三碗”。

    “师姐,你昨天给我看的那块牡丹彩丝锦帕真好看,闲暇之时记得教我针法哦”

    ······

    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年少女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整个太极广场瞬间被天南海北的方言俚语所覆盖。

    这些孩子全都身着道袍,挽着发髻,他们有的背负长剑,有的手持拂尘,此刻正打着哈欠互相攀谈着。

    这些都是纯阳宫今年入门的新进弟子,很多人在入门前都从未出过远门,看着身边来自天南海北的同龄人,那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稚童特有的玩性,让他们都很快忘记了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慢慢的开始一点点的融入这个渐渐熟悉的新氛围。

    “咚”,又是一声钟响,既而一声大喝响彻了整个天空,一道身影伴随着钟声由远及近。

    “先天紫气,万物之本,日之出兮,紫气东升,尔等不吐气调息,准备凝练紫气,更待何时?”话音刚落,身影从天而降,一个起落之间,站在了镇岳宫前。

    来人一袭青白相间的道袍,背负长剑,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剑眉下一双寒星般的双眸威严的四处扫射,无形的压力四散开来。

    “是,大师兄。”众少年少女们飞快的答应着,同时四处奔走,寻找自己的位置,几个呼吸间,一个整齐的方阵已然成型,所有人都面朝东方,呼吸开阖有序,渐渐进入了节奏。

    在方阵最后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一身麻布衣的瘦小身影,也是同众人一样凝神静气,面朝东方呼吸,脚下一柄扫帚静静的躺着。

    约么盏茶时间,只听镇岳宫前那大师兄一声断喝:“紫气东来,汲。”

    随着大师兄的提醒,只见东方天际,一抹肉眼可见的紫气在晨曦中由远及近,由东向西,划过整个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