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初识真武(1 / 2)

带着疑惑,林殇再次站来到石碑前。

    相比于之前那面的血迹斑斑,此面石碑上倒是整洁干净,只有一副苍劲的草字碑文。

    “吾之一生,先习剑术后修内功,然垂死之际,却窥真武之意,方知世人皆走偏路,虽可殊途同归,然蹉跎岁月,光阴不待,若于习武之初就入近途,则天下武者多能成就绝顶高手,裂山断流,轻而易举。

    “吾虽窥真武之意,然生机耗尽,时日无多,又不忍将其带入冥土,故将吾之所得刻于石上,以供有缘人参详。

    “夫真武之意,即以自身为桥梁,沟通天地,化万物为己用,人之力有穷时,而天地之浩渺无尽势······”

    林殇越读内心越震撼,当读完整篇碑文时,他的内心深处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此碑文所述,直接颠覆了他的武学认知。

    一般来说,当世武者修习武学,都是先练招式,再修内功心法,然后通过日积月累的苦修,将自己的丹田不断扩大,平时都是通过真气运行,将真气存储于丹田,对敌之时,可随意调动丹田内力,配合招式,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然而按照云梦泽刻在碑文上的心得来看此种做法实则是最为愚蠢的做法,这样练习,原理上也可以达到所谓的真武之境,但是若与个人的天赋,年龄,所习功法的优劣挂上勾的话,则天下之人,能在有生之年达到真武之意的,寥寥无几。

    所谓真武之意,就是以人为桥梁,沟通天地,化天地为己用,若对敌时,随手一击都可调集整个天地之力,试想一下,普通武者谁人能敌?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平时喝水,都是拿着瓢从水缸里舀水喝,但是某一天他喝水时,突然整个水缸的水都流进了他的肚子里,试想下,哪个人能承受得了?

    人的丹田,就相当于舀水的瓢,而整个天地,则相当于水缸,以一瓢之水,对抗一缸之水,结果一目了然。

    云梦泽觉得,当世之人之所以走错了路,那是因为刚刚开始习武时,就把自己的水准设定了在了一瓢水的范围,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把丹田填满的目的。

    但是如果不把目光局限于丹田,而是将整个人体看做水缸,将人体奇经八脉上的每一个穴位都当做丹田来开拓的话,那是不是人体所要容纳的真气要比原来一个丹田的容量大几百几千倍?

    再进一步,将天地看做一个水缸,将整个人体看成一个水瓢,将原来人体的每个穴位看做构成水瓢容量的一份子,那举手投足间,又会迸发出何等威能?

    当达到这最后一步时,则就是达到了真正的真武之境。

    真武之境有多强林殇不知道,但是云梦泽仅凭初窥一丝真武之意,就可以沟通天地寒气,以一己之身锁方圆十里,仅凭自身散发出的威压和武势就可以压的像李忘生这般绝顶高手都上不了空雾峰,可见其是多么的强大。

    林殇被这颠倒常识般的知识惊得大汗淋漓,但是大惊之余,他的内心却也是躁动起来。

    若真按照云梦泽的描述,将丹田和人体身上的每一个穴位都同等对待的话,那么岂不是意味着,自己即使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完成真气的周天运行,不能将真气储存于丹田,那是不是自己可以跳过背部穴位,将真气储存于其它地方?

    想到这,林殇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眼睛里面满是激动,莫非自己此生真的还有习武的机会?

    从小到大,在得知自己异于常人的体格之后,林殇无不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发生奇迹,让他可以像别人一样去修习内功。

    为此,他付出了太多,忍受了太多,每天都起得比别人早,凝练紫气也比别人花的时间多,在别人冷嘲热讽的白眼里,他强忍着屈辱,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以望有一天能够靠着勤奋打开习武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