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清波门明镜高悬(2 / 2)

    捕头王贵走到左耳房前,抬手便令衙役开启房门,只是这房门刚一开启,待看见这安放官银的箱子已然打开,便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王贵一个跨步提纵,来到这箱子之前,触目所见,便犹如一盆凉水当头泼下,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刚才可有人进来过!”

    王贵怒容满面,手握腰中钢刀更是惶恐不已,豁然转身端详着这看守左耳房的衙役,厉声喝道。

    “不曾……有人……”

    衙役也紧跟其后,闻听此言便是心知不妙,忙上前观望之际,便是吓得双腿发软,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箱子中哪里是官银,分明只是几块石头而已……

    急怒攻心!

    “呛啷啷”一声,钢刀出鞘!

    捕头王贵手持钢刀恨恨不甘,望着这衙役更是怒其不争,终究念及往日情意,又将钢刀归鞘。

    “随我去拜见大人,走!”

    王贵抛下一言,便当先急忙的朝大堂而去,此事蹊跷之极,自是需赶忙去回禀冯知县,至于如何定夺,皆有县令一言而定。

    正堂上,冯知县神色不变的正襟危坐,气定神闲的抿了一口明前龙井之后,俯视着这堂前的许仙……

    “大人……”

    有亲信衙役凑了上前,私语几句之后便退了下去。

    冯知县神色一动,老神自在的起身,未发一言便朝这正堂之后踱步而去。

    适才亲信衙役来报,有人持赵通判的名帖前来拜谒,却是不可不理,唯有暂时搁下这堂前问话……

    通判者,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通判的官职在知州之下,但若论职权则在知州之上,容不得冯知县怠慢。

    “冯知县,小人乃是赵通判府上的管家。”

    那年迈老者精神矍铄,身穿寻常家丁服饰,将手中的名帖双手奉上,而后恭敬的说道:“钱塘县庆余堂东家许仙,悬壶济世医术超群……”

    “我家老夫人不良于行……”

    这有头无尾的一句话,便已然将此行说的清楚明白,这精神矍铄的老者言罢之后,便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冯知县如何示下。

    冯知县接过了这名帖之后,一看那下首的印鉴落款,便浮现了满面的笑容,言道:“还请与偏房奉茶……”

    心照不宣,冯知县能与这临安府外的清波门为官,自是深谙这为官之道,只是请这赵府的管家与偏房奉茶,看似堂前问话之后,便放那许仙离去,实则另有计较。

    到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这白府官银一案轻描淡写的处之,还是紧抓不放,办这许仙一个杀头之罪,还需细细思量才好……

    “大人,大人!”

    捕头王贵眼见冯知县与这大堂之外沉吟不语,也未及细想就急忙上前,将这左耳房官银变成了几块石头,如实的道来。

    “啪!”

    冯知县面色阴沉,抬手将括了王贵一记耳光,而后神色不善的扭头便朝左耳房而去。

    兴师动众的前往钱塘县许家,将这庆余堂的东家许仙请来堂前问话,便是所为白家查获官银一案,此事已然传扬了出去,若是官银再次不翼而飞,岂不是贻笑大方!

    日近正午,袅袅的炊烟与千家万户的房檐升起,游街串巷的货郎吆喝着九腔十八调,那清澈嘹亮的声音依稀传至这县衙门前,一颗虬曲苍劲的梧桐树历经了上百年的风雨,枝繁叶茂自是郁郁葱葱。

    梧桐树下,侍女香雪侧立与轿子之前,那婀娜多姿的身段已然是迷了人眼,醉了人心,静候着庆余堂许仙。

    香雪本是前朝公主,虽经天昌仙子施展仙法为其改头换面,但那雍容华贵之气却是遮掩不住。

    “小姐,许仙出来了……”

    随着侍女香雪这言词落下,这轿子的帘幔随即掀开,那是凝脂般的皓腕,以及青葱般的纤纤玉指……

    娴静犹如花照水的她,无疑是红尘乱世中最清丽淡雅的一抹丽景,美得如此无瑕,清丽得不可无方物。

    “许公子……”

    天昌仙子轻启樱唇,面带一丝笑意,凝望着那犹如翠竹新生的翩翩少年郎君,浅声呼道。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