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伯乐和知己(1 / 2)

三国召唤无双 剑北望 1357 字 2022-10-22

李王坐于帅帐中,问道:“子义,医匠请到了吗?”

    太史慈拱手道:“周边郡县我也派人前去征召,但一县近万人,真正的医匠也不过才两三人,其余都是江湖郎中,治疗一些烧头疼还算有效,真要他们攻克疑难杂症,比登天还难。顶点.XS⒉②”

    李王眉头一皱,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朝从医者本来就少,更何况正逢乱世的东汉末年,此时能拿出扎堆的医匠,恐怕就只有少府门下的太医令能拿出来了。

    但乱世出奇才,文臣武将就不多说了,医生也有全史屈一指的华佗和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但此时华佗不知道还在哪旮旯当赤脚医生,张仲景也不知道被举孝廉后,在哪里从官,虽然他196年升任长沙太守,但此时才192点六月,天下如此大,从何找起。

    “人少总比没有好,既然医匠人数不多,那就将水土不服的兵卒分明别类,做不到挨个探查,也要对症下药。”

    无奈之举,李王心中暗自决定,等战事一了,就要扩招医匠,开设独立的民间医药组织,否则人口经过战乱、瘟疫、疾病,大战初定后十不存一,莫非再次经历那胡人蛮夷的侵略的惨剧?

    李王在前世曾看到过一篇报道,中国建国前人口平均年龄仅仅32岁,而三国后期人口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出头不到三十的样子,要知道,东汉后期人口一度过五千万,三国结束,一归晋朝,余者只有一千万人,其中老弱病残更是占据绝大多数,所以李王有心改变这个局面,但乱世的屠刀何其残忍,想要一朝一夕改变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李王才尽量避免战争伤亡,聊胜于无。

    贾诩见李王沉默,拱手道:“主公,土垠传来一道密信,我拆开看过,是周公瑾亲笔。”

    李王接过来一看,字迹简洁,仅有几行:“伯乐与知己,与我便是骨肉无分,全大义不轻小义,瑜谨以此表。”

    李王双目一合,将绢纸点在桌案上,陷入了沉思,半晌后双目睁开,道:“看来公瑾是要与我拔刀相向了,既然他要全知己情分,我便成全于他,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

    “水土不服者,分入后军调养,你明日一早亲率三万大军,在西城门叫阵。”

    “尊令。”

    李王一脸肃穆,接着道:“马,子井。”

    “末将在。”

    “孟起你提五千兵马,与你堂弟马岱一道,在东门骚扰,务必将声势弄大,让敌军位不能相顾;子井,你统率一万大军,在南门埋伏,如果敌军敢偷开城门,对我军设伏,直接拿下,不用通报。”

    “是!”

    马一脸郁郁,低声道:“又是这种无聊的战事,何不让我与太史将军一道攻城,骚扰任务凭伯瞻的本事,完全能够胜任。”

    马岱无奈苦笑,敢当着文武的面和李王这样说话的,恐怕就你马孟起一个了。

    还好李王不在意,反而哈哈笑道:“孟起你别不知足,你骚扰东门的这一路大军,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