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转到锦衣卫大牢?(1 / 2)

末代锦衣 龙兰野人 2333 字 2022-10-23

一声“朕”,让刑部天字号大牢里的众人都顿时俯首在地,除了朱青和牢里几个顽固到底的囚犯外,无人敢再支声。

    然而等到田国舅微微抬头一看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突然驾到的并非只有崇祯皇帝一人,还有周皇后!

    周皇后很少干政,而且,大牢这种地方,不是皇上应该来的,更不用说皇后这样一个高贵的女人了。

    崇祯一行进入大牢,扫了一圈,着实乌烟瘴气,但是对于差点沦为亡国之君的崇祯来说,这点算不上什么。即便是皇后,也不像想象中那般娇弱,对于那些色胆包天的饥渴囚犯的调戏,周皇后镇定自若,她心里明白,下一刻,他的男人就会替她出这口气,那些不知死活的流氓将会为他们愚蠢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果然,崇祯藐视了一眼那几个流氓,冷笑一声,对身边的柳清风看了一眼,柳清风便将每个人都记了下来。

    “都起来吧,知道的是你们在跪朕,不知道还以为你们跪牢里边这帮人呢。”崇祯对跪在地上的田国舅等人沉沉唤了一声。

    “谢皇上!”一阵齐声呼道,田国舅等人纷纷起身,但是,他们没有在像刚才那样盛气凌人,甚至,已然变得鸦雀无声,田国舅和杨尚书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说什么。

    “怎么?方才是谁说他说了算的?怎么不说了?”崇祯冷冷问道。

    众将臣更是低头不语,这时候,谁敢抬头啊?这黑锅可背不起。

    见关键时候无人替自己背锅,而皇上眼神又游历在自己身上,更令人着急的是,周皇后连连轻咳了几声……这一切都在暗示田国舅,别死要面子活受罪了,承认吧。

    虽然说了大逆不道的话,但是自己毕竟是国舅爷,而且这话又并非当着皇帝的面说的,在崇祯一行未到之前,天字号大牢里确实属他国舅爷的官最大,当然是他说了算,这也无可厚非。何况有妹子皇后在场,想必皇帝也不敢把自己怎样。

    这般想着,田国舅便硬着头皮向前躬身道,“臣之过,方才实则是那青龙太过嚣张,臣见不惯他目中无人,才一时失态口出狂言,臣罪该万死,甘受责罚。”

    田国舅看似敢于认错,态度诚恳,却不知不觉将主要责任推到了朱青身上,心机不可谓不深呐。

    杨尚书听后,也赶紧附和,“禀皇上,确如田国舅所说,青龙实在是目中无人,太过嚣张。”

    杨尚书刚才不敢出来替田国舅背锅,这时便赶紧重新站队,免得时候又被田国舅教训一番。然而杨尚书能混到尚书大员也着实有些伎俩,他知道田国舅当着皇上和皇后的面不好攀亲,他便故意帮田国舅把这层关系说出来,除了重申朱青的原因之外,更是要暗示皇上,他可是田国舅,是你的大舅子!

    果然,崇祯听后,不由得看了身边的周皇后一眼,轻咳一声,轻笑道,“好一个一时失态口出狂言,既然青龙让你们刑部如此难办,那朕这就把这件案子转到锦衣卫那边,把朱青投入锦衣卫大牢,二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崇祯心知田国舅和刑部必有一腿,要不然一介国舅一大早的不在府上睡大觉,跑到这乌烟瘴气的大牢来作甚?但是,迫于皇后的关心也好,迫于田国舅的势力也罢,崇祯决定暂时不追究此事,但他则刚好利用这个机会把朱青转走,只要朱青回到锦衣卫大牢,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地盘,即便有罪,也会得到相对公正的审理和判罚,不用担心在刑部遭遇不测。

    “臣妾以为,皇上说得在理,刑部案件繁多,不如就将朱青一案转交给锦衣卫审理,也算免去刑部一桩烦事。”周皇后赶紧附和崇祯,在两人的示意下,基本上这个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这就是周皇后今天来大牢的目的,也是昨夜朱青和朱雀连夜进入坤宁宫免检她的结果。田国舅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对于是非曲直,周皇后还是心中有数的。朱青为大明所做的一切她不可能不知道,更不可能让自己的这个田姓哥哥为了一己私利而毁掉大明江山。所以周皇后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田国舅看,希望他能明白自己这个皇后妹妹的苦衷。

    田国舅自然懂得察言观色,他也心中明白,皇上和皇后这是救人来了,但是他不甘心!虽然表面毕恭毕敬地对崇祯和周皇后躬身点滴应允,但是眼神却不经意瞟了身边的杨尚书一眼,似乎暗示着杨尚书不能轻易放掉朱青。

    杨尚书经过内心一番争斗,终究还是硬着头皮进谏,“启禀皇上、皇后娘娘,青龙犯的可是死罪,即便皇恩浩荡,当日赦免了他的死罪,仍是重要犯人,按我大明律,当由我刑部关押主审。刑部案子再多,也不敢怠慢这桩,必定全力以赴,既给皇上一个交代,也还青龙一个清白。再说,青龙本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若是这时候转回锦衣卫审,恐怕朝堂众臣多有非议,却对青龙不好了。故臣斗胆进谏,将青龙一案留给刑部审理,望皇上三思。”杨尚书开始说的时候战战兢兢,但却是越说越起劲,竟然理得很顺。而且在皇上和皇后面前能有如此表现,确实不失他尚书一职,当然也没有辜负田国舅对他的一番期望。

    所以,杨尚书冒着冷汗说完这一番话后,田国舅给他抛去了一个赞许的微笑,想来,这件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正当崇祯想要表态的时候,牢里的朱青却突然应道,“青龙觉得尚书大人说得没错。这时候转我回锦衣卫大牢,恐怕会让朝中一些大臣不满,说我锦衣卫仗势欺人。所以,青龙多谢皇上和皇后的美意,青龙心领了,不过青龙还是想留在刑部,只是杀风大人他们过来审的时候,要劳烦杨尚书和田大人多多担待了。”朱青说着,便对田国舅和杨尚书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勉强了。不过,既然你们都说这是一桩大案,那么按照规矩,要刑部和锦衣卫联合审理,只有双方得出一致的论断,方可执行。如若有任何一方徇私或是枉法,就别怪朕到时不讲情面!”崇祯厉声喝道,看来,朱青刚才那繁番话的暗示,崇祯接收得非常之快。既然朱青不能转回锦衣卫,那么为了保证朱青的性命,崇祯只能让锦衣卫介入审理,这样才能制约刑部和田国舅的动作。

    杨尚书听后还想进言,但是马上被田国舅拉住。田国舅对他微微摇头,随即率先应道,“谨遵圣谕。”

    “谨遵圣谕,臣等定当依律审判。”杨尚书也赶紧随身附和道。

    崇祯没有当即回应,反倒看了牢中的朱青一眼,见朱青神情自若,他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对田国舅和杨尚书应道,“好,那青龙的案子就这么说定了,来人啊,把朕刚才的意思传达给杀风大人,让他组织锦衣卫审判组到刑部一起办理此案。”

    “遵旨!”一名侍卫领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