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论功行赏,论罪当罚(1 / 2)

乌衣天下 南明鲤火 2922 字 2022-10-23

第六十章:论功行赏,论罪当罚

    谢安见郗鉴向自己走来,英武高大的身影丝毫不显老态,气势沉淀却隐有威慑,“老臣为国剿匪理所应当,是职责,三郎以身犯险潜伏海寇巢穴半年,实乃少年英雄,所以今夜的庆功宴,是为你等而设。”

    郗鉴不开口则已,这一番话似要将谢安捧上云端,可诸人未曾听说这谢家跟郗家有什么交情,今夜郗鉴这么给谢安面子,诸人怔了片刻,只能想到,郗鉴所说是真的。

    谢安流落在外大半年,竟然是去了东海海寇巢穴做探子,原本这桓温潜伏落星楼就已经够令人惊讶,也不知谢家怎地舍得让一十岁的少年去以身犯险。

    而且看着纤瘦的少年竟毁了一个神射手,还在石赵声名远播,这等事,怎么看也不像是谢安做的。

    “老夫还想再听一曲十面埋伏啊,早闻谢家藏蓬莱乐谱,昔日曾听谢豫章奏残曲,可叹斯人已逝。那日在码头遥听江音急弦,当真仙音如幻。”

    郗鉴绝口不提谢尚,庾亮默不作声地饮酒,庾氏党派见家主不说话,也都不敢言语附和,但心底早已对谢安刮目相看。

    晋士人重世家重相貌重才华,谢安除了门户稍落后之外,旁的倒是极为出挑的,但谢家到谢安已是第三代,这少年若与高位世家联姻,将来绝对炙手可热。

    司马衍早是激动不已,加之那许凌说得栩栩如生,更觉身临其境,他问谢安,“人屠杀人如麻,阿狸当时可曾害怕?而且听郗将军如此说,你定是没有透露身份的,那人屠当你一介流民如蚁,又怎会放了你?”

    没等谢安开口,桓温拿了一壶酒塞给了谢安。替他回道:“这做探子自然是匿名,而这小子在海寇巢穴混得如鱼得水,连海寇大当家也要礼让三分,那石季龙见他。恨不得将这人才给带回襄国,怎么可能舍得杀他?”

    桓温嘴上说得轻松,但回想起石虎掌悬谢安头顶的那幕还心有余悸,以至于成为他一个阴影,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就是根废柴,而且谢安在那一刻,还对着他笑。

    当真如黄泉府门开的那一霎,谢安就站在阴阳之间的彼岸,身旁开满如火的石蒜,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能不能不要太夸张了。”谢安忙撇去这些夸奖的话,低声问道,“那次见柳生他就说我被石赵重金悬赏,方才郗将军说什么杀手驿都有我的画影,我在江北这么出名。怎不见你告诉我?”

    桓温大力拍着他的背,附在他耳边道:“还不是怕你担心嘛,刘徵那货不知你是回建康的,你又不去江北,他们杀手也不敢过江,这年头,不管是做游侠儿还是杀手,都是混口饭吃,谁会不要命下江南来找你一小孩?”

    谢安还是不放心,揪着他问:“杀手驿是何物?”

    “你这聪明人还要问我?驿为驿站。自然是个组织,自北方襄国洛阳以及咱们江北皆有这种亡命组织,都说是混口饭吃,那杀人水平参差不齐。你莫担心,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我这样的高手?”

    桓温说着,还不免自夸一番,得了谢安好几个白眼。

    谢安是今夜绝对的主角,这是众人始料不及的,郗鉴似乎毫不在意被少年抢去风头。而且将谢安捧上天的人就是他。

    谢安耳边没了桓温的絮叨,心略一沉,就猜到这是王导与郗鉴私下会面的成果之一,而且郗鉴必定知道自己成了王导的学生。

    看来郗鉴将军眼光还是不错的,就算庾氏独大,但江左士族中权威最高仍属王导,王导在江左所扎的根比庾氏要深,郗氏一直想到寒门与高门间寻求平衡,他只要借着王导的东风以及自己的兵力,就可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寒门士族能做到郗鉴这个份上,已是登顶。

    而且郗鉴极为爱国,尊司马氏,当属国之栋梁,群臣楷模。

    ……

    庆功宴终究是要封赏的,因海寇之事令朝中有了危机感,郗鉴得了与广陵一江之隔的京口为屯兵驻点,此后,建康东面的吴地皆是郗鉴兵马所据范围。

    广陵与京口在手,京口占据通往建康的渠道,可谓是又一军事重镇。

    这封赏简直是给了只得建康西面——历阳一镇的苏峻一记下马威,而历阳隔江而望的宣城,由桓彝担任太守。

    从内史熬成太守,桓彝悉心经营总算有了回报。

    旁的封赏谢安也就略略一过耳,他与桓温的封赏都是实物,金银财帛虽然是俗物,但俗得令人无法拒绝,只是名声到手,就如同后世找工作的履历,这等功业待到选官之日,俨然已预订五品之上。

    只是桓彝似乎仍不着急自家长子及冠选官之事,桓温浪荡心性更是不急。

    至于谢安,旁人心中叹道,这还用说嘛,大家都眼巴巴等谢三郎长大,好谈及婚娶之事呢,世家利益盘根错节,婚姻大事当属头一桩,如今谢家名声折损,看来还得靠这小三郎力挽狂澜。

    人人皆有八卦之心,所以大家都在私下在猜测谢安未来的婚姻之事,又见小主公司马衍与他颜笑晏晏,不由想到,这小主公本就跟谢安有同窗伴读之谊,莫非谢安将来会娶公主?

    这驸马之位可是最好的踏板之一。

    算一算如今适龄公主,不仅有庾太后嫡亲的南康长公主司马兴男,还有妃子所生的庐陵公主和南郡悼公主,而且还有会稽王司马昱同母的妹妹寻阳公主。

    封赏完毕,已是能畅饮之时,月至中天,秋风徐来,曲乐奏响,舞如繁花,有人醉态矜持,有人如坠沉梦,谢安冷静地坐在一隅,端正自矜。眼眸低垂,像是世外之人。

    这会儿庾太后才回席,是被人搀扶而来,而那人正是在皇陵自请守孝的长公主司马兴男。谢安见司马兴男穿着华丽,全然不似在守孝之人,正要下咽的酒差点被一口喷出去。

    这长公主是要趁着士人云集,来偷选驸马了?

    桓温见他跟菩萨似的坐了半天,蓦地差点喷酒。也不知他得了什么好笑的事,忙凑过来问,“我可偷偷看你老半天了,你得了什么乐子说给阿兄听听?”

    “你偷看我作甚?”谢安真想偷把尘麈来抽他的笑脸,见那双带着戏谑之笑的紫眸含着笑意闪烁星辰,随即心中一动,转了转眼珠道:“你该看的是上席。”

    “上席?”桓温心道,除了司马衍还能看谁?庾亮郗鉴都太过严肃。

    “看。”谢安引着他的目光一齐望去,长公主正笑吟吟替司马衍整装,场面有些疏逸。她来时又不让通报,那席间已微醺的人多数是没注意到她的。

    绯裳映朱颜,纵然只有十二岁,稍作打扮,风韵已驻眉梢间。

    没想桓温看了一眼道:“小丫头有何可看的?”

    ……

    谢安忍着笑道:“你曾不是夸下海口说以后要娶公主么?这位就是南康长公主,小主公的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