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2)

“古之金墉城,位于云梦之野,有黄金台,五城十二楼,落日之巅,日照千里。”这句关于魔都金墉城的描述出自于皇室秘藏《神迹。山南经》一书。

    就在我们对于金墉城的确切位置感到失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在四围参天的原始树林遮掩下,古木盘绕,高耸云天。我们在密林之中豁然发现了长宽约一千米左右的矩形广场,广场路面由面积十米左右的巨型方砖铺就,石材历经千年依旧完整无缺,色泽纹理雄浑古朴,拼接处更是天衣无缝,至今甚至连杂草都很难见到,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广场的正中,一座庞然大物般的梯形山城式建筑伫立中央,整体全部由巨大的赭红色方型岩石砌筑而成,高约百米,既不同于北地历代帝都所常见的那种城池格式,也迥异于南方越族的竹馆吊楼式的风格,整体呈凸型,没有供车马出入的大小殿门,也没有防御用的城墙箭楼和护城河等工事,平地突兀而起,只有正面两排,宽约两米左右无护栏的石阶,呈倒八字型,60。向左右斜飞直上,直至城中部的两端,而至此,风格又是一变,城上有城,建筑连绵起伏,鳞次栉比,层楼叠阁,蔚为壮观,而整个建筑群在正午的阳光下向四方天际散发着夺目的金色光芒,我们才终于明白了史书中关于金墉城的描述是何等的贴切,如今只是由于原始森林的过于庞大和万年树木的掩映,才使我们始终入其门而不得见其貌。

    当我们最终拾级而上,步入这座古建筑的内部时,却发现其内部一尘不染。虽然在每个殿堂的内部四周都悬挂有重重厚重的帷幕,其独特的色彩处理造成整个光怪陆离的神秘气氛,幽暗而凝重,而塑像、器物等则显得十分光亮,估计和历代魔族不断的来参拜打扫有关。

    随着我们在建筑内四处寻探,尤其是龙猛男和小花子,精力全放在寻找圣德太子的遗物上面了,他俩坚信那件圣兵一定是被魔族收藏在某个藏宝的密室里。因此陪同着两个疯狂的寻宝人,我们不断地在建筑物内部穿梭,从这座殿进去,又从那座殿出来,上上下下的搜寻,正因如此,也让我有了不少惊奇地发现。

    整个建筑平台的上层是重楼林立,依次迭砌,直逼长空,如在云端。“五城十二楼”的描述的确不差。白色的灵塔,朱红的大殿楼宇,白墙面上用的黑色窗框,红色木门廊及棕色饰带,屋顶部份及饰带上点缀有溜金装饰。灵塔是宝珠顶盖,刻有流云浮雕,四角刻飞天,侧为龙纹,刀法精练,线条流畅,内部则是白色岩石构架,外表用金皮包裹,塔身珠宝镶嵌,十分华美。相反的是,其楼宇殿堂则又有了北地风格,屋面为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檐下斗拱做工精细,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而在这些高大宽敞的殿堂内的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也陈设了近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塑像,造型生动不一,而且各种图案花纹都是用钻石、珍珠、珊瑚、玛瑙镶嵌而成。其风格类似于我们在树林里见到的那两尊魔族神王的造型,看来这些很可能是魔族的群像,一千年前初生的魔族帝国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很高超的造像技术。

    这些还只是在建筑遗址的上半部份呈现的出来的,当那两个人的寻宝之路进入城的核心部位时,我们见到的却又是另一种景象。遗址的下半部并不象外表显示的那样全是巨石砌筑,其遗址内城垣重叠,明雕暗堡遍布,暗道纵横,上下之间有秘密水道连接,组成严密的防御系统。我们甚至在一些较低的底层发现了一些存放粮食,武器、弄具的仓库,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想象中的藏宝密室却一直没有发现。

    ,看正版+章节◎l上{{酷匠/_网

    在小花子的提议下,当晚我们决定就在金墉城内休息,明天在继续。两个筋疲力尽的寻宝人在饱餐了一顿干粮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大家也分头找地方休息,好在房子众多又干净,很快就各自有了满意的地点,因为在野外劳累了这么些天,第一次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又无须守夜,所以睡意很快就上来了。

    当晚霞初起,夜幕降临之时,魔都遗址在这片原始森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

    等慕容先睡去后,我步出大殿,拾阶上至最高之处,“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裹。”目睹此高楼上的古联良久,思绪想及这战火也未能摧毁的城堡,但时间却已淹没了无数豪杰,望眼前满目凄凉,千古沧桑,恨一生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