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琴曲佐酒太醉人(2 / 2)

大明逍遥攻略 抡元 1753 字 2022-10-25

    嗯,有空找机会还要让杜班头再请去一次逍遥阁,补上昨晚的遗憾,说好小南国和逍遥阁都要去的,可不能因为昨晚没去成就算了!

    …………

    该浪的也去浪过了,沈泽觉得自己应该收心读书了。毕竟这知道考题的好事儿,仅此一次,错过了可就再没有机会了。

    在水月的伺候下吃过了早饭,沈泽拿出那本《春秋》,开始翻看起来。

    水月忙完了手中的事情,见沈泽在读书,便拿过一只香炉,给他点上一块檀香,并拿着一把蒲扇给沈泽在旁边轻轻的扇着风。

    如今已是初夏四月,天气已经渐热,沈泽坐在那读书倒是真感到有些闷热,此时见水月这么有眼力价,不禁很是赞赏的看了她一眼。这水月虽然性子有些辣,不是自己喜欢的温婉可人的性子,但这做事确实也随她的性子,干净麻利又有眼力价,沈泽还真有些离不开她了!

    水月眼见自己公子对自己表示赞赏,不禁也很是高兴,手上更加卖力起来。

    此情此景,沈泽突然有所感!檀香飘散,美人扇风,这应该算是“红袖添香伴读书”了吧,这古人读书也不是那么枯燥啊,还是蛮享受的嘛!

    嗯,好吧,想太多了,还是集中精力读书吧,想把这《春秋》对付完再说吧!

    《春秋》是一本儒家的经典经书,其实也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史,是由孔圣人修订而成,被认为是五经之首。大明科举中,这状元也多是出自春秋房。

    大明的科考考生,一般选《春秋》作为本经的,都是对自己很有信心,对科举抱着要考就要优异成绩的人。沈泽估计这以前的沈秀才怕是也是颇为自负之人,对这科考很有信心拿好名次,所以才会选择《春秋》作为本经。

    当然,沈秀才选择《春秋》作为本经,对现在的沈泽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儿,因为五经中就属《春秋》字数最少,自然也最为好背诵记忆。

    《春秋》之所以字数少,跟他的写作笔法颇有关系。《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当然,这种“春秋笔法”因为文字过于简质的,后人自然不易理解,这就需要配合那些传和注疏来读。

    在大明,这传以《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本传最为正统,而注疏则以朱熹的《春秋注疏》最为正统。

    对于沈泽来说,想要能做出那五经题来,除了将《春秋》背过之外,还需要把这春秋三传和朱子注疏弄明白。

    背过《春秋》是为了到时能知道这题目的出处,弄明白这传和注疏,自然是为了了解这题目的意思,到时能够顺利的破题,并做到不背离题目的意思,能言之有物。

    这种经义文章虽然是议论文,但绝对不是让你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看法的,需要站在圣人的角度,阐述对这道题目的看法,所以也叫“代圣人立言”。

    对于这圣人之言的意思理解,自然是以官方指定的教材为准。

    不但要背过《春秋》经书,还要弄懂这三传和注疏,这个任务量还是不小的,如今离着八月份的秋闱已经不到四个月时间了,沈泽觉得自己还要多多发奋啊。

    好在后世高考,沈泽也算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奋斗到一本的人,这次只不过是奋斗四个月,对他来说,咬咬牙也就那么回事儿!

    读书,读书……我是要考举人的人,沈泽默默念叨道。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