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兵强马壮的护侨军(1 / 2)

除了上嗨市民踊跃捐款外,江南江北的商界也毫不吝啬,他们捐款数量可就比市民多得多了,达到十七万两之巨,而海外华人们也踊跃捐款,换算成白银达到二十三万两,王永安的军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便有了四十五万两的开拔军费,可以说这一笔钱让全国官场上下嫉妒的够呛――还偏偏没有人敢打这笔钱的主意。

    而王永安却看到这笔钱后哭笑不得,这完全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啊,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要发生武昌起义,清末巨变,改朝换代,骗骗自己因为这笔钱和全世界的关注又不能参与这场惊天巨变之中,不可谓得不偿失至极。

    改朝换代,势必会引起多方势力的蠢蠢欲动,王永安不得不早早地为江北地盘提前布置,他给参谋长冯衡发电,让他暗中扩充军队,不要再管混成协的限制了,江北陆军至少在半年内扩充到五万人,方才能保住江北地盘,为此他特地给冯衡两百万两银子做军费。江北陆军的不是大清陆军,而是江北地区军队,其编制名称效仿西方现代陆军,为江北新军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第五旅和江北新军第六旅,而在表面上,江北陆军依旧是第二十四混成协、第十三混成协,第十八步兵协。

    冯衡大吃一惊,以为王永安要造反,忐忑不安,王永安回复密电说:“如今各方不稳,革命党试图席卷天下,清廷无力控制地方,我等需要自防自强,不能够再指望中央统一。”冯衡虽然不太理解,但是他是一个非常职业的军人,便老老实实地执行军令,暗中将三个步兵协重新打乱整编为六个步兵旅。

    五万步兵可不是小数目,净法寺军营已然难以承担五万军队的训练生活问题,冯衡请示将军队驻地分散为三处,分别是徐州,宿县和扬州。王永安考虑之后,将驻军徐州改为驻军淮安县,淮安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交叉之地,县内更有洪泽湖,三千里洪泽湖。(清代时洪泽湖面积是后世洪泽湖面积的一点五倍,现今洪泽湖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进可威胁蚌埠阶段铁路,退可据守淮安县城等待扬州支援,且原本第十三混成协便驻军淮安县,有现成的军营可以使用。

    而江北军队不驻防徐州,则是因为王永安考虑到徐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既有津浦铁路通过,又有京杭大运河途径徐州境内,北有微山湖,南有铜山,向东则是海州(今连云港),向西便是豫东大平原。一旦大清国发生军变,南方革命军起义,必定双方都会对徐州进行争夺,王永安放弃徐州,也是让开战场,留给双方去打吧。

    冯衡对此非常理解,并认真分析之后,决定暂时在扬州进行大练兵,带五万步兵练成之后,由江北陆军第一旅与第二旅驻防扬州,打的是北洋新军第二十四混成协的名号;第三旅和第四旅驻防淮安县,打的是北洋新军步兵第十八协的名号;第五旅和第六旅驻防宿县,打的是北洋新军第十三混成协的名号。

    王永安表示同意,并勒令冯衡一年内完成征兵五万工作,两年内完成新兵训练工作,原二十四混成协六大处即日晋升为江北护军使司六大处,军官文书士兵各有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