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李士锐献策(1 / 2)

万永安看了看姜登选,姜登选摇摇头说:“我虽然刚来江北军才两天,但是我也听说江北军虽然兵力军火充足,却组建不久,扩军之后近半新兵。”

    肖湘山作为军务部长补充道:“是三分之二为新兵,老兵……可不多啊,如今三年兵已经能够称得上是老兵了。”

    “新兵多的缺点在战斗中会导致军心不稳,尤其是容易出现逃兵事件。”姜登选谨慎地说,“我在四川带兵的时候,革命军进攻,导致许多巡防营的新兵弃械而逃,引起了军心不稳。我军新兵众多,若带着这么多新兵长途远征,想一想便是苦难重重。再加上北洋军老兵众多,又得到百姓支持,此战不容易啊。”

    王永安咂咂嘴吧,苦笑说:“还有什么缺点吗?就没有优点吗?”

    “优点很简单,在湖北河南与山東作战,起码对江北百姓没有任何影响,甚至还会增加江北百姓人口,促进江北经济发展。”肖湘山忍不住笑道。

    王永安摇头苦笑,说:“不是有三份作战计划吗?第三份是什么,快点与我们说一说。”

    冯衡笑了一下,徐徐地介绍说:“第三份作战计划并不是参谋部给制定的,而是第八师师长李士锐预先便留在我这里的。他在几个月前就缠着我给我递来一份作战计划,说是有用,并且说如果与北洋军作战,可以按照这个计划执行。我当时看了一遍,觉得他有一些奇思妙想,但我江北军现在发展事态非常好,暂时不会动刀兵,于是暂时封存了这个作战计划。可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形势便发生逆转,北洋军居然要先对我们动手了。”

    “哦?李士锐这小子可真有意思,居然早就预料到了我们会与北洋军一决雌雄,很好嘛,他的作战计划是怎样的?”王永安大感兴趣道,探出身子问道。

    “其实他的作战计划非常简单,因为他提出的是战略计划,而不是战术计划,如果按照他的战略计划执行,我军对北洋军之战,将会格外轻松。”冯衡道。

    王永安更是心痒难耐,连忙问:“他的战略计划是什么?”

    “反清!江北光复!”冯衡朗声说道。

    诸将顿时议论起来,江北光复便意味着反清,而如果一旦宣布江北光复,朝廷将会派遣大军南下征讨,北洋军攻击江北军便更有充分理由了。王永安并不是不知道江北光复意味着何等危险,南方各省尚且有长江天险阻拦,且南方地形复杂地势崎岖,北洋军一时半会儿无法平定南方。然而江北地区即江淮地区却不一样,江淮地区完全是大平原,仅有的山峰也不高,北洋军南下可以一马平川地平推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