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洪荒五城(2 / 2)

    “咚!”

    壮汉身子朝后一到,倒在了地上,大口的呼吸着空气,鲜血从脸上流进了嘴中。

    抬头望着天空,一个鹞子在快速的上升,巨大的翅膀乘着风,划过夕阳的中间,割开了一片云。

    “走!”

    ……………………………………………………………

    “张教授,看,是鹞子。很少见了啊,现在还能在陕北看见野生的鹞子。”

    夕阳西下,戴着眼镜的小李抬头望着天空,夕阳虽然已经下山了,但还是有些耀眼,好在那从夕阳前飞过的鹞子遮住了部分光芒。

    似乎是感觉到自己已经飞的够高了,天空中的鹞子开始降下了自己的高度。

    “鹞子啊。”张岩江也看了眼鹞子,感慨的说道,“上次我来陕北考古的时候就想看一看北方的野生老鹰,不过一直到离开陕北都没有看到,没成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了。”

    “这是吉兆啊,张教授,证明咱们这次考古肯定有轰动学界的发现。”小李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看着眼前的遗址,张开了自己的双臂。

    可惜他窄小的肩膀怎么也装不下这几百万平方米的遗址。

    “嘿……”说到这个遗址,张岩江在高兴之余又陷入了苦闷,“关于这个遗址,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小马扎是考古队必备的神器,携带方便可折叠,还轻便,随便往哪一放就可以休息。

    在东城墙前的空地上,几个戴着眼镜的考古人员或翘着二郎腿,或并拢双腿坐在马扎上。

    “先从哪方面说?”

    考古队里的徐教授翻了翻手中的文件,和张岩江一样,徐教授也是考古界的老人物了。

    “先从目前已有的发现吧。”

    考古队的另一个队员说道。

    “好,我来说吧,正好我这里有整理的资料。”

    站着的小李坐了下来,从咯肢窝里掏出了夹着的资料。

    “面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和之前第一次考古相比,已挖掘出的面积得到了惊天动地的拓展,我们这次的考古是第二次了,第一次考古是上个世纪,只是简单的挖掘了一下,第二次就很精细了,也很惊喜。”

    “从面积上来说,石峁这处古城的面积是四百多万平方米,远远大于同时代,也就是夏朝之前,尧舜禹三皇五帝时期的陶寺的三百万平方米,石家河的一百二十万平方米,宝墩的三百万平方米,还有浙江的良渚……”

    小李刚说到良渚的时候,一旁的张教授突然挥了挥手,打断了小李的话:“良渚遗址有变化,之前我们认为它的面积为二百九十万平方米,这个认识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谁还记得零几年时候良渚考古队的刘领队?”

    小李这种刚考古的年轻人可能对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还不甚清楚,但像是徐鹤徐教授这种老油条就很清楚了。

    “你是说刘文武?我记得当时他否定了良渚外面的塘山是防洪堤,而坚持那是一段城墙……”徐鹤的眼神犀利了起来。

    “对,良渚那里近期应该就要公布了,按照刘领队的推测,他们已经成功的挖出了良渚的外城郭……良渚的面积,估计应该从二百九十万平方米,增加到……八百万……,面积上是同时期全盛的苏美尔第三王朝首都乌尔城的十倍……”

    张岩江的话让场面顿时尴尬了下来。

    “咳咳,咱别说面积了,就算说面积咱也和国外的同时期比,比方说什么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地中海的米诺陶斯、埃及希拉康波利斯,别跟国内的比了,咱谈点其他的,其他的,谈谈惊奇的发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