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家一起发财多好(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1907 字 2022-10-26

    法国人兴师动众来北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有一个掠夺资源和倾销商品的殖民地么?

    比硕知道两人误会了,连忙解释道:“和你们想的不一样,也和我们以前在其他地区所做的那些不一样。”

    两人也知道自己一定是想多了。即使是对方战败,想要达成这样的条件尚需不断地谈判,现在的局面可是对方占着绝对优势,难道他们脑子被驴踢了肯舍弃这么巨大的利益?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当初还打个屁啊。

    “有哪些区别?”

    “首先,他选择只和我们、或者我们背后的财团合作。”

    这个当然没问题,有这样的合作机会,他们也不会拱手让给别人。

    “第二是合作形式。他们以矿床、土地作为股份,而我们则需要投入资金和技术。另外,他们会给我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工人也由他们负责招募、管理。”

    这也不是问题,即使是战胜之后取得了特殊的采矿权,一样是自己来出钱出技术勘探和开采。虽然后者不需要分利润给别人,但是考虑到这是在战败的情况下得到的,总比什么都拿不到强吧。而且既然对方也占有股份并享受利润,那么税收方面自然就好说了。

    “第三,通过红河或者陆路向清朝的商贸往来,必须以他们名下的商团的名义进行。他们要在这些贸易中占两成股份,同时还要按照清廷规定的税率照章纳税。当然,至于和清廷的税率如何制定,那需要我们自己去谈。”

    这也没问题。黑旗军和三人之间的协议属于半地下性质,不能堂而皇之的放在表面上,否则双方都没法向自己的政府交代。至于两成的利润,就当是买路钱了。

    说完了以上三条,比硕留给两人充分的时间来消化和计算。他已经在太原不止一次的和那位公子爷讨论过这些问题,早就算的门儿清了,而卢眉和何罗芒则是刚刚听到。

    对清贸易那块儿毫无疑问是有利可图的,否则政府之前也不会一直想要打通红河商道了。只要能够保证这条商路在自己手中,再就是如何让清廷降低税收。

    剩下的就是采矿和工厂的投资了。这方面的投资虽然不小,但以三家的条件尽可以拿下,关键在盈利性如何保证。毕竟,那怕是为了买命,他们的家族也不可能投入这么大的资金。

    和整个家族的利益比起来,家族宁可牺牲他们。这一点,三人都心知肚明。

    “刘公子提到,在战争结束后,他们会修建一条铁路,同时还会在红河上架桥,这些都需要钢材,而这些钢材的采购将会在自己的钢厂消化。另外在广宁有煤矿,在太原有铁矿,所以采矿的成本也不算高。而且矿石的销路都是现成的。”

    如果在北圻有矿场,减少开采成本的确可以扩大利润,而且产品可以内部消化,至少保证了销路。而且只要销路稳定,成本早晚能够收回。

    好吧,至少从眼前看,这个合作可以有。

    “那么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他怎么保证合作的进行?”

    “这个不是问题。”比硕道:“黑旗军的老巢就在东京,他们就是那里的土皇帝,是绝对不会放弃那里的根基的。而只要黑旗军还在那里,他们自然就能保证协议的进行。”

    整整一晚上,三人你来我往,将各个可能性和风险、问题都抛了出来,然后一一做了解答或者权衡,直到天亮。

    御花园中,此时三人的气氛和之前的愁云惨雾已迥然不同。

    奕譞看完电报,禁不住老泪纵横,立即望天跪拜,口中不住的道:“祖宗保佑!祖宗保佑!”而李鸿章则不住的拍案道:“台湾保住了,台湾保住了!”

    随即两人又同时对光绪行礼:“恭喜皇上洪福齐天,得此大捷,不但越南、台湾,就算朝鲜都再无可虑!”

    载恬自然也是喜形于色,指着那老太监连道:“赏!重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