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讽刺(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470 字 2022-10-26

    晚饭过后是讲授经史,主要是传授忠君思想和儒家道义,另外还有光绪自己琢磨的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日复一日这样汨汨滔滔的灌输,按照心理学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个人信仰的建立过程。

    一天的课程在晚上八点正式结束,之后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和半个小时的洗漱时间,九点半统一熄灯睡觉

    至于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格斗训练等,则是在今后陆续加入。

    每天的课程都排的满满的,因为这些学员基本上都从未接触过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先进军事思想,因此一开始学起来都十分吃力。反倒是晚上的经史课成了大家放松大脑的时候。

    刚刚开学,体能训练还没开始,大家都被第一天繁重的脑力劳动折磨的疲惫不堪,所有人都是洗漱完了赶紧上床休息,但是刘少卿和黄成勇等人还要继续跟进整训营的晚操,不但没有自由活动的休息时间,还要一直折腾到十点才上床。

    而且第二天还要早起。

    第二天,来参加整训营早操的除了第一天的段祺瑞四人外,又增加了温度苏、穆勒、王士珍、商德全和滕毓藻等人。而且段祺瑞等人也表示,希望能同时参加整训营的晚操。整训营每天晚上会有识字课,上课时间基本和武备学堂晚上的经史可重叠,所以大家如果精力跟得上的话,完全可以在上完经史课后过来这边跟着一起出晚操。

    第三天……第四天……

    因为穆勒和温度苏、段祺瑞三人在满、蒙、汉三族中德影响力,每天才参加整训营的学员越来越多。七天后,武备学堂开始在学员中统一安排早、晚两次操训,包括体能训练、队列训练和军容内务训练。一个月后,随着体能训练量的逐渐增加和格斗训练的逐步加入,武备学堂的课程安排才真正趋于完善。

    刘少卿这一个多月一直住在军营,他既是学员、又是教习,同时还要履行京营整训的职责,忙的脚打后脑勺。同样,紫禁城里的那位也一点儿没闲着。

    1885年11月,英国利用受到缅甸政府科以罚款的英商公司的上诉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实,挑起了第三次英缅战争。仅仅过了三天,英军便占领边防要塞敏赫拉,直逼缅甸首都曼德勒。面对数量和装备上占有优势的英军,缅甸正规军根本抵挡不住,28日,英军开进曼德勒。

    “缅甸为中国属国,这是载于《会典》的,在光绪元年以前,十年一朝,从未间断。英兵何得擅自攻伐?”

    面对皇上的怒火和指责,奕?只能苦笑应对。大英帝国现在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想吞并那里,难道还会和你商量不成?就好像巨文岛,朝鲜难道不是大清的属国?还不是说占就占了?

    “回皇上,曾纪泽已经在和英方交涉了。英国的首相沙利斯伯里已经松口,同意和朝廷一同商议共立缅王,对中国仍称属国,照常来朝。不过……”

    载湉冷冷一笑:“不过什么?不过缅甸最终还是会落在英国人的手中是吧?共商重立缅王!哼,立了又怎么样,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难道我大清还能做主不成?”

    可是载湉也知道,他也只能发发牢骚而已,弱国无外交,军事力量上打不赢,还能指望谈判桌上谈下来么?能做到这一步,曾继泽已经尽力了。

    这一刻,载湉强国、强军的心无比的坚定。

    然而,闹心的事儿可不止这一桩。

    “好吧,英国人欺负我们也就罢了,但是连小rb也想欺负我们,这个你们又怎么说?”

    世铎看了看奕?,这位军机领班王爷基本上就是个甩手掌柜,尤其是这样的涉及外国的事情,通常都是总理衙门直接上奏皇上,根本不过他的手。所以他完全不知道皇上因何发这么大的火。

    载湉拿起书桌上的一封折子甩给世铎,“自己看看吧,看看那些rb人是怎么说我们的。”

    1885年12月,朝鲜金玉均勾结rb浪人团体,密谋渡海袭击朝鲜,虽然随后rb为免激怒中国,流放金玉均,拘禁大井宪太郎。但是随后,黑田清隆便向rb天皇上奏,称“在一两年内应迅速夺取朝鲜并和中国开战,否则三年以后中国必强,到时候rb将更加无法战胜中国”。

    rb天皇随即命令诸位大臣商议此事。

    伊藤博文道:“对于我大rb帝国而言,就目前的经济状况,即使不与中国开战,每年的财政赤字尚且有一千万日元左右(约合九百万两白银),如果开战,经济根本支撑不住,到时候就算是想停战都来不及了,这件事,无论如何要慎重!”

    黑田清隆怒道:“但是现在中国皇帝励精图治,开始大力整顿海防、陆军,用不了三五年,大rb皇军还怎么去和中国作战!难道定远、镇远两艘巨舰,你看不见么!”

    伊藤博文笑道:“黑田君过虑了。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微变化,则言官肆口参之。虽然现在在对海军、陆军进行整顿,但以我来看,不过是一句空话。只不过因为和法国人刚刚打过仗,做做样子罢了,用不了一两年,则又‘因循苟安’。就像西洋人说的,‘又睡觉矣。’如果这个时候我们选择发动战争,岂不是叫醒了他?那不是帮助、催促他强大么。诸君请看,自伊利战争,中国才开始架设电报;刚刚打完中法战争,便开始整顿海防。如果平静一两年,他们朝廷的言官必定鼓噪参奏更变之事,而那些真正想为国家做事的,则又不敢动了。中国朝廷掌权的大官儿,所谓的才学只是几千年前的经史罢了。死抱着不放,何足为虑?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和他交好,然后迅速的整顿国内经济,多建铁路,添置舰船。现在我国币制改革已经推行,三五年之后官商皆可富裕,到时候再看中国情形再办理不晚。”

    外相井上馨也同意伊藤博文的意见:“中国之不足惧,人人皆知,无需多虑。”

    伊藤博文又道:“至于黑田君所说,我国如果不能另开辟新地,绝对难以富强,这一点我绝对赞成,只是现在还不是发动战争的时候。”

    会议的结果,是伊藤和井上说服了军方,等五年再看。然而几日后,徐承祖便通过间谍‘朝比奈’获悉了这次会议的内容。这‘朝比奈’徐承祖也未曾见过其人,只知道此人曾任rb外务省高官。从这份会议纪要来看,rb已经在筹议对华战争事宜。徐承祖不敢迟疑,立即将其发回总署,并转呈光绪。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