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换装(二)(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539 字 2022-10-26

    二人诧异道:“这是怎么说?”

    “这两块儿叫做领章,是这身新式军装的点睛之处。此乃皇上亲赐,但并不是单独赐给兄弟的,而是赐给所有能够有资格穿上这身军服的新军官兵。”

    “哦?那不知咱们这武备学堂算不算新军?”

    “唉,怎么还能叫武备学堂呢?咱们是‘陆军士官学校’。”

    两人一拍脑门儿,“对对对,是‘陆军士官学校’,这嘴,怎么总是转不过来。”

    刘少卿道:“呵呵,二位哥哥这思想,还得求新求变啊。”

    两人笑道:“是是是,还得跟老弟学习啊。那照这么说,咱们也能穿这新式军装了?”

    这新军装看上去虽然不如官服这么端重大气,但精神啊,这武装带往腰间一扎,手铳一挂,关键还有这明晃晃的两块领章,看着就攒劲,正迎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念,谁不想要?

    刘少卿一笑,见二人果然上钩,这才道:“二位哥哥想要,当然可以,不过,得有两个条件。”

    二人忙问:“什么条件?”

    刘少卿道:“这其一,就是要能够通过咱们军校的第一次考核。”

    军校在成立之后,就公布了在清明节后要进行考核后才能算是正式的军校生。考核的内容也早就公布了,一共三项,耐力、枪法和基础知识。

    温都苏和穆勒相视一笑,道:“兄弟,咱们哥俩你还不了解么,这俩月咱们可是半点儿没拉下,做哥哥的这些年也没这么玩儿过命,几天后考核,那是绝对没问题啊。”

    刘少卿笑道:“这个我是真相信。不过,还有这第二条。”

    两人道:“你就快说吧,还卖啥关子啊。怎的?要拿钱买啊还是要立了功才行?”

    刘少卿道:“没那么复杂。”说着把帽子一摘,“像兄弟我这样就行了。”

    两人笑道:“哎呀兄弟,刚才咱俩就看你这帽子不得劲,还是摘了好看。”

    话音未落,刘少卿转身走向一把椅子坐下,露出了空荡荡的后脑勺。

    “兄弟,你这是……”两人一看,大惊失色。“你不要命了,你是想造反啊!”

    刘少卿从容的道:“二位哥哥,小弟现在正得意的时候,我能造反么?这辫子,是皇上亲自给小弟剪的。”

    “啊?这、这是为啥啊?”

    “为了配这身新军服啊!”

    “啊?这,这……”

    让两个八旗的子弟接受剪辫子,别说在光绪年间,就算再过三十年也是挺难的。刘少卿笑笑,道:“所以我说二位哥哥的思想还要求新求变啊。皇上为什么要立新军校?要编新军规?要做新军服?是因为老的已经腐朽了,已经不能用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大清朝,现在的世界环境的需求了。所以要求新、求变。怎么体现皇上的决心?”刘少卿指指自己的头,“这就是皇上的决心!”

    两人有点儿明白了。这个条件,有点儿投名状的意思,或者说是破釜沉舟,就像……嗯,就像宋朝在士兵的脸颊上刺字。

    想到这儿,两人明白了皇上的用意。这是一种态度,等于向皇上表明决心。但是同时,二人又有些犹豫。因为这不同于参个军或者在军校镀镀金,这个辫子一剪,用不了多久整个朝廷就会知道,这开弓没有回头箭,今后再想转行,就不容易了。他们不像杨勇等人,本来就没什么前途,能在军营混到死就算不错了。他们祖上可是根红苗正,尤其是温都苏,他爷爷可是‘僧王’,这小子就算将来混的不好,当个副都统什么的也是漂轻。

    刘少卿能理解二人的慎重,毕竟他们后面还有家族。正是因为这两人的身份背景,刘少卿才特别像光绪申请,希望能在最初的时候将他们争取过来。一方面这样在之后面对顽固势力的阻力会减轻一些,同时有了两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也许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八旗子弟参军。参军的八旗子弟越多,顽固势力的阻力就越小,军事体制改革就会越顺利。

    很快,穆勒第一个作出决定。“我家世代深受皇恩,这次进京,家父也是要我报效朝廷,现在皇上亲自整顿新军,我怎么能落于人后,不就是剪个辫子么,皇上有要求,掉脑袋都不在乎,何况辫子。”

    刘少卿大笑:“说得好!”

    听了这句话,温都苏也笑了,“哥哥糊涂了。还是宝珍兄说得好。皇上如果要咱爷们上战场,这脑袋都舍得,还在乎辫子么。来,兄弟,给哥哥剪了,咱也换身新军服精神精神!”

    三人站起来抱在一起,相视大笑。

    “二位哥哥稍等,剃头的师傅就在外面,兄弟这就给二位哥哥叫进来。”

    安顿好两位,刘少卿松了一口气,出到前院,只见三十多名亲兵已经列队站好。杨勇等人正在前面等着刘少卿出来。

    进京之时,虽然刘少卿等人上报的是五人按照兵部的规定只带了六十名亲兵,但实际上除了明面而上的六十人之外,还有三十多人的技术兵种被装扮成赶车的民夫带了进来。这三十多人之前在黑旗军中都是炮手,是负责操作行营炮或者格林炮的。因为武备学堂中就有炮科,刘少卿假公济私,以旁听的名义让这些亲兵偷学一些,至于能学到多少,那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

    刘少卿看了看人已经聚齐,随即道“都说好了?”

    三十几人齐声道:“追随公子,报效朝廷,保家卫国,万死不辞!”

    “好!”刘少卿鼓掌大喝。“谢谢兄弟们了!”

    随即道:“来人,请剃头师傅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