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近卫(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1971 字 2022-10-26

    刘锋接口道:“还用老办法肯定不行,咱们得想点儿新花样。”

    刘少卿道:“对。咱们的新兵要求素质高,而且咱们新军还必须考虑的让士兵感受到和以前的不同,感受到军人真正的荣誉感,所以老办法肯定不行,必须想别的办法。”

    曹锟问道:“那用什么办法呢?”

    刘少卿想了想,道:“仲珊,我记得你是天津人是吧?”

    曹锟道:“大人记得没错,卑职是天津大沽人。”

    刘少卿道:“那你们那里富裕么?”

    曹锟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家里是靠着父亲给别人修船过活,哪里算的上富裕,能吃饱就不错了”

    刘少卿追问道:“照这么说,那你家里想必经常被人欺负吧?”

    说道这里,年轻的曹锟握了握拳头,颤声道:“回大人,如果不是这样,卑职也不会从军。”

    原来,曹锟的父亲曹本生,在大沽的一个船行当排工,靠成年累月给人家造木船,以维持这个10口人之家的生活。尽管曹家经济拮据,但曹本生性子憨直,为人要强,他宁愿自己勒着腰带,也要供孩子们识几个字。因此,曹锟兄弟几个,多在幼年读过几年私塾。

    但是家贫被人欺,一日,曹锟贩布到城门,被两个守城的士兵拦住,不但没让进城,反而被他们谩骂嘲笑一番。曹锟无端受辱,窝了一肚子火儿。他想起自己的父亲寒来暑去,历尽艰辛,也未能改变自己一家人吃苦受累的命运,于是他暗下决心,立志从戎。1882年,20岁的曹锟应募入伍,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了解了曹锟的家庭背景,刘少卿一拍大腿,道:“好,那咱们就先去天津大沽征兵,我带着你们一起去,咱们也给小曹撑撑门面去!”

    众人正商量着,忽然大门被嘭的一声推开,一名少女叉着腰进来:“刘匹夫!”

    当世这样叫刘少卿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建宁格格。屋内的众人连忙起身敬礼:“见过郡主殿下!”

    建宁理都不理其他人,径直走到刘少卿面前,道:“你这个小匹夫,说,这都一年了,我的兵呢?”

    之前光绪曾为了哄小姑娘,承诺给他训练三百侍卫,这下小姑娘记住了,隔三差五的找刘少卿要人,刘少卿被缠的没办法,原本打算用士兵操演来转移小郡主的视线,却没想到没有成功。现在这位小姑奶奶又开始找刘少卿要人了。

    众人看这架势,连忙互相使了一个颜色,快速的从大门溜走,剩下刘少卿一个人面对小郡主。

    “我的姑奶奶,您别着急啊,您看,我这不是正和他们商量这征兵呢么,只要士兵征召上来,咱们一训练,不就有人了么。”

    小姑娘果然还是那么好忽悠,视线迅速又被转移。“征兵,怎么征啊?”

    刘少卿把刚才商量的事情说了一遍,小姑娘立刻来了兴趣:“这事儿好玩儿,我也要跟你们一起去!”

    “啊,格格,这可不行,您是金枝玉叶,怎么能和我们这些大老粗跑到外面风餐露宿呢。”刘少卿连连推脱道。不论建宁怎么逼迫,就是不松口。

    “那我不管,我就要去,哼,你不带我去,我自己找皇帝哥哥说去!”说着,转身就走。

    阳春三月,大沽北塘一户破败的小屋,一名年轻的少妇推门而出。

    这位少妇姓郑,今年二十七岁,正是曹锟的妻子。她端着个木盆,想必是要出门洗衣服。

    曹家家贫,家里没有水井,洗衣服要到外面的河边去。

    没走多远,就听见远处传来轰轰马蹄声和小孩子的尖叫声。曹郑氏心里一紧,暗道这是要过大兵了么,自己相公的两个弟、妹还在街上玩耍,可千万不要让马给踩了,不然,哭都没地方哭去。

    想到这里,衣服也不洗了,端着木盆就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没走几步,便看到前面冒出一排人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