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还乡(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086 字 2022-10-26

    这么一会儿功夫,整个镇子三姑六婆、五老四少的都出来了,之间一群鲜衣怒马的军官簇拥着一个青年,那青年的马背上还抱着一个小娘子。众人一惊,待仔细看时,才发现原来是曹锟抱着他家娘子。

    “哎呀,那是曹家二小子吧?”

    “是啊,是曹家二小子。”

    “呦,这样子,看来是发达了啊,这一身穿的这是啥啊!”

    “不知道,你没看那背上、那腰间的洋枪,这架势,就是县尊大人出巡也没这架势啊。唉唉,你发现没有,这些人头上都没有辫子啊!”

    “啊呀,真的啊,这怎么没辫子啊,这让官府知道了,可是要杀头的啊!”

    “杀头?”有识货的插话道:“谁敢杀他们的头,你们开眼看看,人家那脖子上那明晃晃的,看见了没,没见过吧,告诉你,那叫明黄色,是只有皇上一个人才能用的颜色,这是皇上赏的黄马褂啊,这些兵不用说,那就是皇上的御前侍卫啊,谁能动他们一根汗毛?”

    这些乡民村妇也不知道黄马褂、御前侍卫是个啥,但是听说是和皇上沾边儿的,顿时噤若寒蝉,都是说:“看来曹家小子真是发达了,这下鸡犬升天,老曹家算是熬出头了。”

    曹宅,曹锟回家省亲,而且是衣锦还乡,左邻右舍自然都围过来看热闹,只不过大家都围的远远的,谁也不敢进前,毕竟这些个学兵身上的彪悍之气太重,再加上洋枪在身,这些老实巴交的乡民虽然知道不会达到自己的身上,但还是下意识的离远一点儿感觉更安全。

    曹家的几个小的都被抓了回来,围在二哥身边又跳又闹。曹锟搂着几个弟妹陪着母亲说话,曹郑氏则要忙着张罗饭食,让刘少卿给拦住了。他们这么多汉子在这里,曹家还真管不起饭,一顿就得给他们家吃穷了。

    拦住曹郑氏,刘少卿吩咐其他人去集市上买些馒头、包子、熟食等回来大家吃,同时出钱多买了些米、酒,小小的摆上几桌,请一下街坊四邻,也算是给曹锟返乡壮壮形色,同时也答谢答谢街坊们这几年的照顾。

    过了半响,曹锟的父亲也被人从船厂交了回来。曹本生老实巴交,看到这么多荷枪实弹的兵大爷在自己家门口杵着,一开始吓得不敢进家,还是街坊鼓起勇气,进去喊了曹锟出来,才给自己父亲带进自己家里。

    和刘少卿聊了几句,惊魂少定的曹父才终于相信自己的儿子出息了,感动的老人家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

    这个时候,去卖吃食的人也回来了,曹母和曹郑氏连忙张罗着摆桌,曹家哪有这么大地方,只能将桌子摆在外面,好在街坊四邻都是一起住了几辈子的,东家借桌子西家借凳子的,有的帮着做饭有的帮着洗菜,忙的不亦乐乎。这也算是整条街的喜事了,大家伙儿都跟过年似得,就差没有放炮仗了。当然,还是没人敢往那些学兵身边靠。即使有个别好奇的孩童靠了过去,也会很快的被自家大人喊了回去。

    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酒宴就摆了起来,虽然酒少菜薄,但众乡亲们的热情很高,尤其是曹父,估计这辈子也没这么乐呵过。

    正吃着,镇上的保正和几个乡绅联袂而来,向来是收到消息,过来探探情况的。一个乡里的里正,不入品级,刘少卿怎么会拿正眼看他。倒是曹父久在屋檐下,连忙起身行礼让座。

    那里正正习惯性的想要落座,忽然感到后背发冷,连忙直腰一看,只见几十名学兵都在那里冷冷的看着他,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将曹父拉来坐下,自己则站立一旁。

    刘少卿本来刚要发作,但看这位里正反应倒快,便饶他一回,对着里正摆摆手,示意他过来。

    里正见刘少卿叫他,连忙过去,他们身上穿的军服里正也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官儿,什么来头,只能做个揖:“这位大人,吩咐小人过来有何吩咐?”

    刘少卿拿着官腔道:“你就是这里的里正?”

    “是,正是小人。”

    “好,我有件事问你。去年朝廷曾经下过旨意,要求各府各县对新军在册军人家属一体优待,此事,你可知晓?”

    “这~”,里正一阵犹豫,这件事他确实没有听说,只能如实回答:“大人,此事小人未曾听说。”

    其实刘少卿一来看到曹家的情况,就知道朝廷对新军军人家属的优待政策没能在地方上施行,这时候问一问,不过是核实一下。

    “呵呵,好,不知道。好啊,看来朝廷的旨意,没能落实啊,只是不知道是卡在了那一环。”说到这里,刘少卿有意无意的拿眼镜瞟了一眼身旁的建宁。只见小姑娘旁若无人的吃着喝着,也不知道听见了没有。

    刘少卿无奈,“既然你不知道,那还得劳烦你陪我们走一趟,到贵县知县那里核实一下,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说完,招呼身边的李书文道:“集合!”

    李书文立即起身走到前面空地上,大喝一声:“集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