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欺负(1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327 字 2022-10-26

“刘匹夫,我的三百侍卫呢?”

    “我的姑奶奶,您都看见了,这不是正在征兵么?咱们之前可是说好了的,新兵征上来,才能给您训练侍卫不是么?”

    刘少卿一边说,一边端起茶杯喝了口水。这两天也把他忙坏了。

    建宁一屁股坐到旁边的太师椅上,道:“那我不管,本宫现在就要。”

    “哎?您这不是不讲理么?”

    “大胆,你敢说本宫不讲理?”

    “不是不是”刘少卿赶忙澄清,“我是说请郡主再等一段时间,这新兵招上来,才能给您训练不是,否则臣现在一共也没有三百人啊。”

    “嗯,也是,那本宫就给你宽限宽限,”说到这里,建宁原形毕露。“不过,本宫要女兵!”

    “噗!”刘少卿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女兵,我的郡主啊,这古往今来,哪有女人当兵的?你这上哪儿找去啊。”

    “那我不管,你们这几天招了那么多人,群众这么热情,怎么就招不到女兵。”

    “那能一样么?这男人当兵是天经地义,女人当兵算什么?”

    “这本宫管不着,你自己想办法。”

    “没办法!”刘少卿一扭头。

    “那你就现在还我三百侍卫!”

    “没有!”

    建宁大怒,“好你个小匹夫,那我就现在回京告诉皇帝哥哥,说你欺负我。”说完起身作势欲走。

    刘少卿慌忙拦住:“郡主郡主,息怒、息怒,臣这不是正在想办法么。”

    “那好,给你三分钟,快想。”

    额滴神呐,刘少卿苦着个脸。有了,用推脱大法。

    “郡主您看,皇上对新军把控极严,这你是知道的。这次征兵,皇上只给了一旅的名额,之前没考虑过女兵啊,如果要是征召女兵也不是不行,但是是不是先请皇上批示一下,否则臣一个小小的四品,哪敢私自更改皇命啊?”

    “是么?”建宁一如既往的容易忽悠。

    “这我还能骗您么,这普天之下,都是皇上的军队,没有皇上的旨意,臣那能私自征兵,这是杀头的罪啊。”

    “那好,咱们这就回京朝皇帝哥哥说去。”

    “啊?郡主,这臣还在征兵呢,这那走的开啊。”

    “你少蒙我,什么走不开,本宫看这庞县令做事挺上心的,交给他不就行了,最多你再留下几个人,总之明天一早启程返京!”

    经历过大沽征兵的众人回到京城后,已经完全明白了怎么利用自身的优势,于是四百多学兵分成是个小组,除了必须留下驻守军校的,其他人都分出去,到直隶各地开展征兵工作,随着新军的政策越来越为人所知,整个直隶都传开了。说这一旅新军全部采用新式军制,武器据说也是机器局最新的步枪,虽然军饷和之前的绿营一样,但是因为新军可以享受朝廷特批的拥军优属政策,家里人和自身的社会地位有了本质的变化,而且‘近卫’的名头也唬人得很,以至于有些老营的练军故意训练不周,被淘汰下去好去新军应募。到了五月初一这一天,前来军校应征的竟然有上万人。

    随着京师周边过来应征入伍的大军,还有一支军队也在同一时间静悄悄的住进了士官学校的营房。

    紫禁城内。

    “新军的征兵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截止昨日,报名的人已经过万,通过初次筛选,从中选拔出了三千多人,这还是考虑到后期在训练中可能会有淘汰的。”

    光绪皱了皱眉头,“人数好像少了些吧,不是计划一旅的编制么?朕记得在你的新军编练大纲中说的,这一旅怎么也得有六七千人吧?”

    刘少卿答道:“回皇上,是这样的。不过这一次之所以招的人少,主要是几方面原因,一是学校的营房不足,最多只能容纳五千人,第二是教官不足,德国教官只有十几人,加上咱们自己的代课老师也不到五十人,无法带教那么多学员,五千人已经是极限了。第三就是基层军官不足,咱们第一批培养的士官不过四百多人,无法满足一个旅的编制需求,总不能赶鸭子上架,让一名士官带一百人啊。”

    光绪想了想,“你说的朕明白,可是如果照这个速度,新军的成军就太慢了,朕本打算,三年之内,新军要完成编练三万人的。”

    刘少卿道:“这个,其实皇上不必担心。这一次选拔出来的人,都是好苗子,另外再加上南边选送过来的一千老兵――这些老兵都是从三广、云贵筛选出来的参加过对法战争的老兵。把他们和新兵糅合起来训练。臣以为一年的时间,必然能够从中筛选出来至少一千人的基层士官,到时候扩军的速度就会快很多了。”

    光绪听了点点头,道:“不过,从南方来的老兵朕可不都是给你的,将来这里面起码有一少半儿要回到南方去,朕还想在广南或者其他地方开办一个陆军分校,这样,可以加快全国军事改革的速度。”

    刘少卿道:“是,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