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知己知彼(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1820 字 2022-10-26

    就在今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接近一千万日元。平行时空中,光绪十四年后,日本开始了的大规模购舰、造舰进程,六年间便添置军舰十二艘,总计新添海军吨位近一万八千吨。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主力舰总吨位已达到五万多吨。

    而且在甲午海战爆发的当天,日本还在像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了两艘战列舰——富士和八岛号。参照当时一艘万吨级战列舰一百万英镑左右的价格,两条战列舰光首付就不会低于五十万英镑,五十万英镑是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三百多万两白银。再加上日本在甲午时期从智利购买的和泉号。也就是说在1894年前,只要日本觉得有必要,再拿出四百万两白银问题不大。也就是说日本可以再添购两到三艘类似吉野的防护巡洋舰!

    那么大清如果想要保持海上优势,每年的海军投入至少要八百万两白银。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年的税收总额的8%了。

    幸好户部还有个阎敬铭。

    阎敬铭年轻时户部做过官,长毛之乱后又外放办过粮台,光绪八年才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因为他曾在户部任过职,深知户部弊端,尤其天下财赋总汇的北档房,积弊更深。因此上任第一天他就亲自看帐,并找来档房司官问帐,结果无论是领办、会办、总办都不知部库的存银几何以及出纳情况和盈亏怎样,甚至连算帐、看帐都不会。

    要说大清的腐败,从制度上说自然是封建统治和八旗制度的问题,但要具体到日常工作,最腐败的根源首先是户部。

    户部既管入,又管出,真正关系着国家财政命脉。但事实上从雍正朝开始,户部就开始糜烂,逐渐沦为一个徇私捞钱的总部,成为官员贪污的利薮。

    阎敬铭上任后,曾在给光绪的奏折上说:“满员多不谙筹算,事权半委胥吏,故吏权目张,而财弄虚作假愈棼,欲为根本清厘之计,凡南北档房及三库等处非参用汉员不可。”

    当时两宫太后新丧,小皇帝还在由四位大臣‘辅政’,户部牵扯过深过广,朝廷未敢轻动。但很快中法战事开启,之后光绪通过‘甲申易枢’彻底掌权,再加上当时清政府库款困乏,也有整顿度支的迫切要求,这才开始着力整顿户部。到现在五年了,户部面貌为之一新,虽然不能说就没有贪污了,但至少在贪污的同时,也做事了。不过阎敬铭现在已是七十三岁高龄了,今年又将大清中央银行的筹办和海军债券的发行两项重担挑给他,虽然准免其军机大臣职,俾得专心部务,但毕竟年纪太大了。

    现在小皇帝只能每天求神拜佛,保佑阎敬铭多活几年,把海军这个坎儿扛过去。

    想到银子的事儿,光绪不得不给李鸿章、盛宣怀等人提个醒:“李中堂、盛、郑二卿。”

    几人见皇上有吩咐,连忙上前行礼。

    “现在朝廷几件大工,机器厂、船厂、钢铁厂还有旅顺要塞、舰船采买等,均在诸位手中把持。这是朕和朝廷对诸位臣工的信任。还望你们用心办差,万万不可重蹈郑州河工的覆辙!”

    两年前黄河郑州段决口,朝廷以成孚、李鸿藻等人督修河道,前后一年多的时间,花了九百万两白银,结果几人告诉朝廷还是修不好。光绪气的咬牙,将几位大臣一撸到底,并因此牵连官员及地方士绅近百人,砍了几十颗脑袋抄了几十个家。现在皇上提出至一件事,就是警告几人,不要想着贪钱,否则到时候也免不了一个抄家杀头,你贪得再多,也享受不到。

    盛宣怀等人在办洋务、工商上面确实有些能力,或者说这些人算是当下能挑出来的最好的一批人了,可是这帮人贪污的能力一点儿也不比办事能力差。历史记载,到李鸿章死时,家里资产达到四千万两白银,而盛宣怀到辛亥革命时,家财也在四千万两上下。光这两人加起来就快相当于大清一年的收入了,你说这贪钱的本事。如果这些钱都用在国家经济和军事建设上,就算是以北洋一隅而敌日本全国,甲午谁胜谁负也还不一定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