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有奸情(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453 字 2022-10-26

    关于寻求英国的支持发展海军的事情,正向小皇帝分析的那样,进展的很顺利。

    十九世纪末,俄国在近、中、远东地区对英国的威胁,以及英俄矛盾在这些地区的上升和发展,对英“光辉孤立”政策带来了极大地挑战。1886年再次上台担任英国首相的索尔兹伯里开始设法在德、俄、法等大国之间巧妙地寻找着平衡点。他一边接近当时以德国为中心的德奥意三国同盟以牵制与自己在殖民地方面有矛盾的俄国和法国,同时又拒绝加入三国同盟,以防止德国对法国的绝对行动自由,出现德国在欧洲大陆独霸的局面。

    1887年底,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了俄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奥意三国围攻。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成功的迫使俄国开始退却,以及1888年初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一事。包括德、法、意、西、荷、俄、土[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在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签订的《苏伊士运河协定》。让英国人认识到,在国际社会上寻求一个或多个盟友,将有助于维持自己在全球的殖民统治和政治、军事地位。

    当前,英国在欧洲的平衡即将被俄法同盟所打破,那么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英国对在亚洲地区寻找一名合作伙伴以牵制俄国这一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在亚洲,能够成为我们的合作者的只有清帝国和日本,相对于日本来说,清帝国更加庞大。庞大的帝国意味着他的战争潜力也更大,也就是说,当大英帝国需要我们的朋友在远东抵抗俄国人的贪婪的时候,将会更有把握。”

    在得到田贝返回的清政府希望在海军建设上和大英帝国进行战略合作的意向信息后,英国政府就是否需要或者说是否同意和清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索尔兹伯里从政治的角度,希望积极推动这一合作,一边加强英国在远东的影响,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的订单。

    然而反对声音并不是没有。

    “尊敬的首相阁下,据我所知,清帝国虽然庞大,但其国内官僚体系极为腐朽,且人民十分愚昧,对我国的敌视情绪也十分严重。在这一前提下,我认为开放的、积极进取的日本更加符合帝国未来的需求。”

    财政大臣格莱斯顿首先提出反对意见。

    “关于这一点,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海军中将乔治特莱恩说道:“的确,我也认为现在的日本相对于清帝国更加的开放且积极进取,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日本人的自我意识也更强。例如,在日本海军中也有英国的海军人才在帮助他们进行训练和教学,但是不同于中国,日本人仅仅将我们的军人当作是一本教科书,有了问题,才会去翻一下;而中国人则更加依靠他们所聘请的我国专业军人,甚至委任他全权负责整个舰队的训练。”

    乔治特莱恩中将说的正是供职于北海舰队的琅威理。因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琅威理被载恬看重,在新一轮的海军整训中授权其负责北海舰队的日常训练及考核。

    “而且,我需要提醒各位,日本这个国家和大英帝国的地理环境非常相似,其国内的政治、军事思想也充斥着对外扩张的理论。从一名军人的角度,我认为,一旦日本人成长起来,具有一定的军事、工业能力,则很有可能在亚洲挑战我们的殖民地利益。”

    “说道挑战我们在亚洲的殖民地利益,庞大的清帝国不是更有这方面的威胁么?而且,好像他们已经在这么做了!”格莱斯顿不服气的道。

    格莱斯顿所说的,正是中国在藏边对英国殖民军队的抵抗。隆土山一战虽然是一场小型局部战争,但却表明了清政府不甘于被蚕食的态度。

    乔治特莱恩笑道:“尊敬的先生,我承认你所说的事实,但是同时我也提醒您注意,任何的利益和危险都是相对的。我刚才说的是相对来说,日本更有可能对我们产生威胁,而不是说中国一定不会对我们产生威胁。”

    索尔兹伯里问道:“将军,您为什么会这样判断呢?”

    乔治特莱恩道:“关于日本方面,我刚才已经阐述了。关于我对中国的判断,首先来自于刚刚格莱斯顿先生的一向评论,那就是清帝国的国内政治更加腐朽,人民更加愚昧。相信大家都知道,相对于一个开放的,进取的社会来说,愚昧和腐朽的社会更加难以发展起来。这就使中国想要对我国发起挑战的可能性更低。我认为,如果日本人能够在二十年后向大英帝国的海上利益发起挑战,那么中国人至少需要五十年。这中间相差三十年的时间,能够让大英帝国获取更多的殖民地利益,并拥有更加快广阔的政治、军事空间以应对新的危机。”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另外一重风险,那就是一旦我们选择支持日本而放弃中国,是否会直接导致清政府投向俄国人的怀抱?”

    英国因为藏边问题正在和中国闹不愉快,这件事立即引起了俄国人的关注。据英国驻华公使几次来电反馈,俄国公使已经几次拜会大清的恭亲王,希望能和清国在西藏问题上联手。虽然暂时被拒绝了,但如果英国真的和日本携手,那么中国人和俄国人走到一起几乎是必然的。

    “一旦中、俄联手,俄国不但可以立即将兵力绕过阿富汗直接投向印度边境,还能够获得在朝鲜甚至在山东半岛的出海口,先生们,我想,这一局面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吧!”

    格莱斯顿仍然不服气:“同样的,如果我们选择了大清,那么日本人倒向俄国呢?”

    乔治特莱恩笑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两害相权取其轻。相比较而言,日本和俄国的联盟最多只能威胁到我们的海上交通。而中国则不但能够威胁海上,还能直接摘取‘女王陛下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而且最关键的是……”

    说到这乔治布莱恩停顿了一下,“俄国人只有在日本胜利之后才可能获得他们希望得到的利益,可是,日本人要如何才能胜利呢?”

    当前的日本和清国对比,无论是在国力还是军力上,均不是对手,相信没有一个人在当时会认为日本将获得再和中国争夺霸权的战争中获胜。

    很显然,乔治特莱恩的话打动了绝大多数内阁成员,而且,暂时选择和清朝的合作并不代表就是放弃日本人。毕竟,日本人也要订购军舰扩充海军,他们的钱也是钱啊。

    于是,大英帝国和清政府在海军领域加强合作的一揽子协议在光绪十六年上半年陆续签订。

    正是因为中英两国在海军建设上步入蜜月期,英国皇室才会对这个屡次被自己修理的东亚腐朽大国投来善意的目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