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日本的反应(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1976 字 2022-10-26

    “我非常赞同总理大臣的话。”榎本武扬道:“从我在清帝国的几年所看到的大清陆军的情况来看,所谓的百万大军根本就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而已。即使是清朝最强大的李鸿章大人的淮军,相比帝国的陆军来说,也仅仅是小孩子的游戏,根本不足为惧。”

    榎本武扬在内阁中是文相,之所以请他来参会,正是因为他曾担任驻华公使,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中国的现状最为了解。

    “请您详细的说一下。”

    榎本武扬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即道:“淮军目前大约有五万余人,分别驻守在辽东半岛、直隶和山东,其中相对训练有素的仅有宋庆、聂士成、章高元等人的两万余人的军队,其他大量的军队都四散在各地,基本没有战斗力可言。即使是对方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和帝国陆军比起来,也差得很远。如果双方各派遣一千名士兵作战,那么获胜的必然是帝国陆军。”

    说到这儿,榎本武扬看了大山岩一眼。“至于其他各地的所谓练军、八旗,要么是不堪一击,要么根本无法调动。我个人认为,帝国陆军出动四到五个师团,就能实现我们在陆地上的作战目标。”

    日本在建设现代化军队过程中,是以德国军制为样板的。1885年,德国人梅克尔到日本任参谋大学教官兼参谋本部顾问。此人曾在德国参谋大学任教,成绩杰出。随后,陆军省次官与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专门研讨陆军组织和战略,由山县有朋的亲信儿玉源太郎主持。在梅克尔的密切合作之下,他们改革了旧制度,使“皇军”成为一支长于攻击的部队。这就是榎本武扬信心的由来。

    梅克尔的建议,几乎涉及军事制度的每一环节,包括取消实际上兵设制中的一切免役规定。而且他对大陆作战的方向有坚定的主张,他说朝鲜就像一把刀刺入日本的心脏,所以他主张始终要用兵于外国,主要是朝鲜和中国。

    1888年,陆军组织由卫戍部队变成更加有利于作战指挥的师团。自法国式的静态结合,代以机动,自给的作战队伍,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以及辎重兵。山县有朋认为,只有如此才有益于向亚洲的推进。

    伊藤博文插话道:“听说大清皇帝也正在编练新式陆军?”

    榎本武扬道:“是,但是这支新军被定义为皇帝的近卫军,从名字上看,其作用应该为拱卫京城的,而不是作为野战部队,另外,这支新军的首领是一名和皇帝年纪一样的少年,今年仅二十岁。虽然这支新军始终雪藏在北京南边的丰台大营,从未在世人面前正是露过面,但凭以上几点,我认为这支军队的作战能力应该和淮军差不多。”

    虽然在座的谁也没有真正见过传说中的近卫军,但榎本武扬的分析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没有人会认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够领导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即使这个年轻人叫做刘少卿。

    刘少卿在越南的战绩大家自然清楚,可是所有人都认为那只是清朝的官员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日后升官发财铺平道路而谎报的军情。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能够在逼平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战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的事情你会相信么?

    “所以?”井上操六追问道。

    “所以,”榎本武扬再次看了一眼大山岩,“对于陆军来说,武器装备的确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拥有更加灵活的战术、坚定的信念和奋勇的精神的我们,必将获得陆战最后的胜利。但是如果海军的军舰不能靠近敌人、我们的炮弹不能穿透敌人的装甲、我们的装甲不能抵御敌人的炮弹,那么,胜利就绝不可能降临。”

    说完,榎本武扬对大山岩伏地行了一礼。“抱歉!”

    山县有朋又看了看井上操六和松方正义,见两人也点了点头,这才道:“那么,今后的军费预算,将重点倾向于海军方面。”

    随即他也向大山岩行了一礼:“对于陆军做出的牺牲,帝国永远铭记!”

    大山岩虽然坦然接受了榎本武扬的一礼,但山县有朋可不是榎本武扬,所以他赶紧回礼,同时深沉的道:“为了帝国!”

    与会的众人顿时一同付下身子。

    “为了帝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