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坎巨提(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263 字 2022-10-26

    德馨一听,这都算是入侵了,还不算事情的重点,那看来这件事真的很大了,怪不得皇上愁眉不展的。

    “英国人本来就和俄国人在对抗,所以这件事出了之后,英国人立刻作出反应。从国内安排了更加强硬的兰斯顿勋爵来担任印度总督——哦,这个不是魏光焘说的,是薛福成的奏折中提到的。”

    德馨微微一笑,表示无所谓。本来,她只是想让皇上排解排解郁闷,至于是谁写的折子,对德馨来说并不重要。

    “好吧。”载湉继续道:“这个兰斯顿奉行的是李顿的‘前进政策’的,所以一来,就开始和俄国干上了。首先,他宣布要固守兴都库什山,将兴都库什山南边的国家都连接起来,反对来自任何方向的干涉。另外,鉴于1887年——就是光绪十二年——协议无法遏制俄国在萨雷库里湖以东的活动,兰斯顿又废除了克什米尔大君,原本属于他的权利被委托于所谓的国会。而且克什米尔的军队被重组,英国军官被派来训练他们。并安排当时的外交大臣杜兰的兄弟艾吉农·杜兰为吉尔吉特的代理。”

    载湉随手拿起一块儿切好的梨送进嘴里,然后继续道:“这个小杜兰曾经访问过坎巨提和那格尔,同时也和这两个地区的弥尔商谈过依附英国的问题。事实上两位弥尔当时同意了依附于英国,但条件是他要增加给他们的补助金,由于小杜兰认为是一种勒索,拒绝并离开了坎巨提。你看,这就让俄国人有了可乘之机。”

    德馨看载湉嚼完了嘴里的梨子,马上有拿起一块儿,放进皇上的嘴里。

    “嗯。”载湉快速嚼了几口,“转折点来了。”

    “由于兴都库什山非常难走,而且夏季从北方非常容易进入坎巨提,而从南面则非常困难,也就是说坎巨提的地理位置对俄国更有利,所以,英国人需要确切的知道坎巨提北部的所有山口。于是他们排了一个叫法兰西斯·杨哈斯班的上尉去调查。在叶尔羌河上游流经拉什卡姆河谷的那段,他碰到了格鲁契夫斯基和一队哥萨克。也许是因为那里土壤肥沃,足以全年供养一支小规模的部队。所以俄国人也发现了哪里吧。之后,杨哈斯班在坎巨提以一万五千卢比的代价同萨福德·阿里签订了关于坎巨提从属于东印度政府的条约。然而坎巨提的平民反对汗王把自己的人民那样廉价地出卖给英国。因此,萨福德·阿里谢绝了访问印度的邀请。”

    “至此,英、俄两国都盯上了坎巨提,并且都和当地的汗王签订了秘密协定,这就是魏光焘上折子请求在帕米尔增兵的原因。当时,朝廷确实同意了他的折子,增兵六尔阿乌卡伦和阿克苏河流域,防范英俄的进犯。就在英国人考察坎巨提的同一年,魏光焘指派旗官张鸿畴带队‘巡查内外卡伦’。把前卡展设在伊西洱库尔以北十里的苏满,并增兵于莫尔阿甫总卡。同时,朝廷还在所谓‘待议区’内的伊西洱库尔湖以北苏满塔什添置卡伦一处。”

    说到这儿,载湉又额外解释了一句:“这待议区是当年《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约定的,咱们没理由拱手让于俄国对吧。那俄国本身理亏,现又同英国矛盾激化,也未有另议。随后魏光焘还在伊斯提克河边的伊斯里克设卡。另外,在萨雷阔勒岭以东的主要地区如塔什库尔干、布伦口等地也设了卡哨——这个地方就属于咱们的新疆境内了——统由旗官张鸿畴亲自统领。”

    实际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帕米尔地区的边防工作,魏光焘当时除派正规军队驻守上述主要卡口之外,还在一些主要小道如卡拉苏、新巷、皮斯岭、排衣克、明铁克、托克日满苏、伙什比、克克吐鲁克和瓦根基等地均派有当地可靠牧民守边,形成一个严密的边境军民联防网。只不过这些没法写在奏折上。

    “可是问题来了。”

    德馨很配合的问道:“什么问题?”

    载湉道:“因为英国人通过杨哈斯班的考察知道俄国人已找到从奥什、马尔格兰穿越帕米尔进入坎巨提的道路。所以他们认为阿富汗和中国必须将他们的领土连接起来,形成跨越帕米尔的正常边界,才可能阻止俄国南下的侵略行径。前年,英国遣使来华与咱们商议共分帕米尔。”

    德馨道:“呀,那这是好事儿啊。”

    “好什么。”载湉郁闷的道:“本来朕是打算同意的,毕竟和英国这样的强国结盟是件好事,但是几乎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反对,他们认为这英、俄都属强国,帕米尔又接近俄国边界,万一起了争端,咱们大清不是要跟着吃挂落?所以朝廷最终回绝了英国的提议。”

    “然后呢?英国人不会就这么算了吧?”

    在德馨的眼里,英国人是打进过北京城的,所以肯定比俄国人凶狠,断不会吃亏的。

    “是啊。所以英国人就单干了。为封闭萨雷库里湖以东待议区,防止俄国有机可乘。英国人指示阿富汗向咱们守卫的阿尔楚尔帕米尔发动攻势,并攻占了伊西洱库尔湖西端苏满塔什的一个卡伦”。

    德馨皱了皱眉头:“这倒好,没成一伙的,英国人倒先打起我们来了。”

    载湉随即道:“当然,咱们也不能白让他们打。当时总理衙门和驻英国的薛福cd明确告之英国人:中国国界至少从阿尔楚尔帕米尔西南的苏满塔什开始,在那的柯尔克孜游牧部落必须向中国色勒库尔的地方保安官交纳牧税。后来经过协商,英国人派之前的那个杨哈斯班,还有个叫乔治·麦卡尼的,到叶尔羌与咱们交涉勘分中国和阿富汗在帕米尔地区的边界。在喀什噶尔道台的允许下,杨哈斯班等人在咱们的护送下到达色勒库尔。此后,杨哈斯班考察了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阿尔楚尔帕米尔,就是这一次,在苏满塔什,他见到了断为两截的乾隆御碑。”

    德馨立刻道:“那英国人承认这块儿地方是咱们的了么?”

    载湉点点头:“是的,他承认阿尔楚尔帕米尔属于中国。但是阿富汗军队侵入苏满塔什和杨哈斯班在帕米尔的‘游历’引起了沙俄极大的猜疑和不安。因为通过帕米尔的道路一旦落入到英国人手里,这些道路更便于向俄境内进军。如果中阿在‘待议区’勘定边界,将给沙俄继续向南扩张造成障碍。”

    事实上,俄国人的担心完全不是杞人忧天。1891年7月,驻英大使薛福成接英外交部送到秘密节略及地图各一件,以划清阿富汗边界为辞,极力劝说清廷收复‘待议区’,勘明中阿界址,以免俄人窥视。清政府也明白,英国希望‘待议区’的大部分划归中国,意图是使‘待议区’成为英俄之间的隔离带,以阻隔俄兵南下。但考虑到中英划界帕米尔,可能引起中俄纷争,所以奕訢将这件事秘密压了下来,没有告诉光绪。以至于中国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收复领土的机会。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