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滦南(3)(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096 字 2022-10-26

    既然清军已经出现了疲态,那么如果自己进一步对其施加压力,滦南城的清军必然会溃败,而黑木为桢坚信,只要清军的第一场溃败出现,之后就必然会一场接着一场,出现连锁反映,直至完全失败。

    而且,黑木为桢计划在攻克滦南后进行屠城,以加深清军的恐惧,为今后的战斗创造对己方有利的客观氛围。

    当然,也算是为在第一天战斗中死去的战士复仇!

    清军的确是因为战线的压力主动后撤的,但撤到了第二条防线的清军,其发挥出来的阻击能力却更加恐怖。

    第二天的防御,马金旭改变了一下战术。他将近卫军的火力进行了层级分派,七五炮和马克沁负责在一千至一千五百米处进行战场遮断,并且负责打击敌方间射火力;八二迫和六零迫负责一千至五百米处的战场遮断,并且负责打击敌军的直瞄火力或者机枪;步枪和轻机枪则负责五百米内的敌军进攻。考虑到在和日军进行刺刀搏杀时的高战损率,马金旭要求前沿阵地尽可能的使用弹药压制,避免和敌军进行肉搏。

    马金旭的战术是尽可能的发挥近卫军的火力优势,打击敌军。从第二天的战果来看,马金旭的战术无疑是成功的,日军的伤亡人数接近第一天的一倍。但是,这一战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对弹药的依赖!

    近卫军从光绪十三年开始建立,到今年年初满打满算总共整编了大约十五个师不到二十万人,但是按照载湉之前给刘少卿的规划,到甲午之前至少要编制二十个师。而之所以现在的差距这么大,其原因当然不是缺人,而是缺武器。准确的说,是缺少武器弹药。

    京师机器局或者叫京师军械总厂是伴随着近卫军一起发展起来的,从光绪十三年到现在,已经扩大了三次,尤其是在1892-1893这一年,京师军械总厂的月产量已经达到七五炮三十门,六零、八二迫击炮上百门,步枪三千支,马克沁机枪十余挺,轻机枪数十挺,各型炮弹上万发,各种子弹三百多万发。

    这些数据看上去很多,但如果考虑到京师军械总厂需要供给黄河以北十多万新军所需,你就知道这一产量之不足了。

    就说步枪子弹,一名士兵的标准配置是八十发子弹,十万新军就需要八百万发子弹,而八十发子弹在这样的一场战斗中也就够一名士兵打几个小时的。

    至于机枪这样的耗弹大户,那就更没办法算了。

    当然,如果能够再多两年时间,清朝的弹药储备也许能获得极大的改观,但日本人偏偏没有给大清这两年的时间。

    所以,现在马金旭的部队开始出现弹药危机!

    然而黑木为桢现在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他的部队被打残了!

    在白天,每一次发动对敌军的冲锋,都似乎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日军压了一次、两次……,最后一次,已经打红了眼的黑木为桢甚至组织了一个联队的士兵头绑白布进行敢死冲锋,但这头骆驼却始终没有倒!

    两天的战斗下来,日军的兵力损失达到五千多人,即使是对以擅打硬仗著称的黑木为桢和第六师团来说,这样的战损率也足够伤筋动骨了。骑兵部队被全歼,炮兵在和清军的炮兵进行炮战时也基本损失殆尽,现在工兵和其他辅助兵种已经全部编入一线部队了。而且,日军也同样存在弹药不足的问题。

    在出征时,因为考虑到运力的问题,第二军携带的弹药并不充足,而两天的强攻,黑木为桢的士兵现在人均仅有八发子弹了!

    攻占滦南,已经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黑木为桢并没有气馁,而且他相信,正是因为自己的师团在这里牵制了清军大量的兵力,才有可能为大山大将占领唐山创造良机。

    是的,黑木为桢到现在依然相信,对面的清军至少是一万人的兵力……也许,是两万人!那么,以帝国之前所获得的情报来看,直隶守军的三分之一已经在这里了。再考虑北京、天津这样的地方所需要的守备力量,唐山的守军必然不会太多。

    当然,即使是黑木,现在也认为大山大将已经无法进一步进攻天津或者北京了。

    日军第二军在乐亭沿海地区的登陆用了三天的时间,同时从乐亭整军向唐山地区行进,路途上也用去了两天的时间。五天的时间,足够章高元的第五师乘火车增援唐山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接到命令,确认章高元部一定能够赶在日军前面驻防唐山,马金旭也不可能离开唐山到滦南来打阻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