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第二集团军(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449 字 2022-10-26

    自己放弃了所有后路,剪了辫子,被宗族所不容,就为了有一个翻身的机会,却一次次的被刘少卿踩在脚下!

    然而又能如何?

    在皇上面前,刘少卿比自己得宠,在士兵面前,这支军队都是他建立的,所有的作训方案、军规、战术都出自他手,他就是军神,自己又如何能搬得倒?

    心灰意懒之下,荣禄只能借酒浇愁。

    可是今天,朝廷的密电一来,荣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看完了手中的电报,荣禄仰天大笑,一口喝干了眼前的一碗酒,大喝一声:“来人!”

    立刻有勤务兵过来。

    “命令!已经完成整编并补充完毕的第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师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此时的荣禄,才真正像一名将军。“命令黄成涌、刘凤山、王士珍、王英楷、徐世昌、何宗莲过来开会!立刻!”

    “是!”

    在大军开始准备的时候,荣禄带着警卫员快马赶往南京两江总督衙门,准备和刘坤一、邓世昌会议。

    “还要等三天时间?为什么?”

    在总督衙门,荣禄被告知大军还不能立即出发,还要等待三天的时间,立刻就急了。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三个多月,现在,朝廷终于同意他的第二集团军出击了,而且还是直接进攻日本本土。这一战要是拿下来,其战功比之刘少卿只高不低,让荣禄怎么等的及!

    “荣将军,并非是我等有意拖延。朝廷之前的用兵打算,是将贵部运送至朝鲜作战,因此,给贵部准备的物资多数屯放在威海和旅顺。其他的物资也便罢了,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给士兵的冬衣和棉被。你知道,现在已经入冬,南方虽然还不冷,但是北方却已经有了凉意。尤其是贵部,一旦登陆,可能较长时间都无法获得国内的补给。这冬衣可是万万不能少的。”

    刘坤一道。

    荣禄咬了咬牙,这的确是必需补给的物资。“下关鲁莽,多谢大人提点。”

    荣禄依然保留着一些大清官场老旧的作风,尤其是面对这些朝廷大员,行的还是拱手礼。随后又问道:“请问邓军门,海军有什么计划?”

    邓世昌则回了一个军礼,道:“海军这边分成两队。一队有刘步蟾刘总兵带领,以维修一新的定远舰为旗舰,主力包括一艘快巡、两艘驱逐舰和三艘护卫舰,另有平远、寰泰、南琛、南瑞四舰和四艘镇字号鱼雷艇等十几艘蚊炮船、鱼雷艇辅助,为第一梯队,先赴日本,清剿日本海军残余并扫清水道,现在应该已经出发了。末将率领第二队,包括一艘装巡、一艘快巡、一艘驱逐舰和三艘护卫舰。辅助舰只也同样有十几艘蚊炮船和鱼雷艇。作为贵部的护航舰队。”

    这一次,大清可谓是底牌全出。

    荣禄在心里衡量了一下,问道:“护航舰队似乎有些薄弱啊。我部五个师共七万余人,光装载的商船货轮就要上百条。贵部仅仅四艘主力舰并十几艘小船,如何能完成护航?”

    原本在江南集结的部队有五个师又一个旅,之后抽调了江朝宗率领一万人驰援朝鲜,现在的部队正好是五个整编师。

    邓世昌笑道:“荣将军有所不知。其一,日军现在已经完全龟缩在自己沿海港口,其所属船只仅剩几艘千吨级的老旧的木刻军舰领军,已经不可能对外海的航运产生威胁。其二,兵部通告,贵部因为尚未完全武装,因此此次登陆作战仅为已经装备完毕的三个师,即四万余人。而且这四万余人也不是一次性登陆。因为总参谋部选择的登陆地点不止一个,所以,可能会分两批甚至三批。这样,一次性使用的货轮商船不过数十艘。第三,第一梯队的部分舰只,在完成初步的航道清理工作后,会返回接应我军舰队。因此,这样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

    荣禄听完了邓世昌的回答,这才明白,怪不得要自己过来和刘坤一、邓世昌三巨头会面,原来还有很多安排再后面。

    “那么我部剩余的两个师什么时候装备?”

    “朝廷暂时还没有太多的武器装备,本官以为,最迟一两天,可能会抽调一部分先期乘船北上,补充朝鲜的消耗。”

    刘坤一作为封疆大吏中的二号人物,所得到的消息自然比两个武将更丰富,皇上给朝鲜的第一军下达了死命令,这段时间,朝鲜的消耗肯定会大大增加,所以及时补充兵力,几乎是必然的了。

    荣禄皱了皱眉头。刘坤一这个老东西这样说了,多半是不会错了。看来还是免不了要有一部分资源为刘少卿作嫁衣裳。

    “朝廷通过发行债券,又募集了一些银子,现在已经存在了花旗国的洋行里面,稍后,本官会派人和荣大人、邓大人一同赴上海交接,这些银子,作为各军的饷银,先预支一个月的。粮食等物资,已经开始装船,很快就能发往上海。但本官在这里明言,这些粮食,最多只有三百万斤。”

    “三百万斤!大人,这还不够我军吃一个月的!这……”

    荣禄当及就急了!

    “哼哼……,”刘坤一冷冷一笑。“江南各省解来的粮食,已经有一部分北上,而贵部在江浙集结这三个多月,人吃马嚼,又是上千万斤!江南各省一年的产粮才有多少?就这些粮食,还有一部分是从洋人手里买来的呢!”

    荣禄深知大清官场的作风,说是三百万斤,真正拿到手后,能有二百万斤就不错了。可是看上去刘坤一已经对此有些不满了,说不得,还得自己筹些银子,找张之洞或者谭钟麟想想办法。

    好在士兵的饷银没人敢做手脚。近卫军条例、皇上的御旨,有谁敢克扣近卫军士兵饷银,近卫军连以上军官有权对三品以下官员实施军法!

    刘坤一将后勤方面的事情交代了一个大概,剩下的细节自然有近卫军后勤部、海军后勤部和他的幕僚们完成。邓世昌着急赶回去催促舰队装载补给准备起航,荣禄则想着到哪里再去折腾些粮食,都没在总督衙门多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