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和谈(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137 字 2022-10-26

    朝鲜士兵在攻击过程中表现的极为凶悍,而日军则被从未经历过的猛烈炮火砸晕了,以至于第二师仅用了一个冲锋,就攻上了被炸得残缺不全的城头。

    随后展开的城头近身战中,虽然缺少训练的朝鲜人民军最终被日军赶下了城头,但日军方面也没有讨到什么好处,双方基本是呈一比一在交换伤亡,当然,这中间有很多日军是死于之前的炮火覆盖和攻击过程中的重机枪压制。

    随后,还没等日军喘口气,清军的第二波炮火攻击来了。

    这一次的火力准备只有半个小时,但是因为大量的日军在阵地上还没来得及隐蔽,所以造成的杀伤反而比第一次的炮火覆盖要多。

    第二次发动进攻的是近卫军第二师。

    第二师在入朝后,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运气太好,基本都是承担的打酱油的角色。第一次平壤战役没赶上,临津江主要承担的又是防守任务,等到第二次平壤战役,他们却成了第三师的替补,接替第三师看着桂太郎,自然接下来的汉城战役也没他们什么事儿。

    合着第二师入朝之后就打了一次防守,然后就负责看门儿了。

    这可把聂士成郁闷坏了,好不容易要打开城了,好家伙,又听说主攻交给了朝鲜人民军。这下子聂士成不干了。好么,真把咱当后娘养的了,人家打仗我看门,看完了该吃肉了,转手有送人了。于是第二师几个主官在聂士成的带领下和刘少卿这个闹啊,高低要上折子参他,说他其实淮军老人。最后刘少卿以民族大义——你看,这是在人家朝鲜地盘儿上的战争,这就剩最后一站了,你不让人家朝鲜人打一下,怎么也说不过去不是——说服了聂士成。于是就变成了朝鲜第二师打第一次主攻,如果没攻下来,则改由聂士成师继续。

    于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开城城外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己军的先头部队在城头浴血奋战,后面城下的预备队则在烧香拜佛,祈求自己的先头部队千万别将敌城攻克了。

    等真轮到他们上的时候,早就做过无数次动员,被憋得眼睛都红了的第二师官兵就像出柙的猛虎,疯了一样的往开城城头冲。

    在近卫军的编制里,第二师、第五师和第六师主要是由原来的练军整编而来。当初练军在征兵的时候,并不看重什么知识程度,只看你有没有一股血性,说白了就是是不是好勇斗狠之辈、敢不敢杀人,再加上这些淮军老营官中有不少是参加过剿捻的,自有一股血气在。而日军本来就被第一波攻击打的很疲惫了,再加上一轮炮击,还没回过神来,所以一下子就被聂士成攻上了城头。

    短兵相接,比的是勇气,和个人武力。

    论勇气,日本人绝对不输于任何民族,但要说到个人武力,这就要好好掰扯掰扯了。

    日本人很崇尚武力,他们的武士在国内的地位也很高,自古以来就受到平民的敬畏。其国内这个流、那个流的,也出过不少高手。包括陆军几个甲种师团,其中很多的军官都是剑道、柔道或者空手道的高手。

    但是日本国小啊。国小人口就少,就算在崇尚武力,又能有几个练武的?中国就不同了,人口是日本的十倍,武术发展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民间习武之人不计其数。如果说日军里面每三个军官就有一个是练过的,那么清军里面每三个士兵里面就有一个是练过的。更何况日军的拼刺技术是师承法国,而和法国人当面交过手的刘少卿,可是有针对性的专门就拼刺进行过训练的。

    高下立判!

    然而即使是近卫军取得的优势明显,但日军已经是困兽之斗,凭借武士道精神也守的极为顽强。战斗进行的极为惨烈。日军前仆后继,不为杀敌,只为搏命。两军在城头反复争夺,尸体布满城头,鲜血像小河一般沿着城墙流淌。

    然而在坚强的意志也无法让血肉之躯战胜钢铁。再加上日军需要驻守开城各处,无法像清军这样集中兵力,火力上又处于弱势,最终被一点儿一点儿的压制,赶下了城头。

    聂士成提着马刀站在城头上,看着被潮水一般的清军赶下城墙的日军四散着逃进内城和四周的民宅,赶到分外的扬眉吐气。

    “打得好!这一战,打出了咱们老淮军的骨气和士气!娘的,让那些新兵蛋子看看,看今后谁还敢说咱们暮气重重!告诉弟兄们,一鼓作气,给老子拿下开城!”

    “是!”身旁的亲兵护卫立正敬礼,正要下去传令,却见一名参谋飞快的跑来。

    “紧急军令!聂军门,紧急军令,你部立即停止进攻!”

    “什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