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龙鱼服(3)(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216 字 2022-10-26

    不过近卫军招兵可是非常严格,精益求精。没办法,养一个兵太贵了,不得不精益求精。

    刘少卿当年曾经给皇上算了一笔帐。近卫军因为训练量大,所以每名士兵必须保证每个月六十斤粮食、三十个鸡蛋、二十斤肉以及二十斤各式蔬菜。光用在吃上,一个士兵一年就要至少十五两银子,再加上每三年发一床棉被、一身棉衣、一身军礼服,每年两身军常服,还有每年所要打出去的枪弹等,一名士兵一年最少也要消耗八十两纹银。一个师多少人?一年下来没个一百多万两都打不住。这样招上来的兵,不一个顶两个用能行么。

    但是这样一来,等到真正用兵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至少是在战争初期,可能会出现兵力不足。比如这一次,要不是杨勇在平壤利用朝鲜人打了山县有朋和野津道贯一个不明真相,恐怕这场仗还要多付出一两万人的生命呢。

    现在载湉的这个想法,藏兵于民,一方面朝廷节省了银子,一方面却对士兵做了最基本的训练和储备,两全其美。看来,皇上考虑这个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总之这只是一个构想,细节方面你们应该都比我了解情况,就自行完善吧。不过要抓紧实施。还有,这个县令要严厉批评!”载湉指了指外面,厉声道。

    “是!”

    李鸿章、刘少卿两人领了旨意,回去琢磨去了

    光绪二十三年秋,随着朝廷一封封政令的下发,整个华北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综合治理工作,严正社会治安。同时,为缓解教、民矛盾,清廷明确颁下法令,要求各地地方官员在接受乡民、教民讼案时,对拥有本国国籍之教民一视同仁;对拥有他过国籍之教士、教民,一率由地方官员派兵遣送至所在省份之领事裁判所,并上报总理衙门,由总理衙门协调所在国将其遣返出境。

    自此,地方官员有了明确的法令处理教、民案件,虽然清朝的官员陈腐已极,但这一法案的出台,仍有助于缓解日益紧张的教民关系。同时,清廷还专门派遣人员在各州、府张贴告示,讲解这几项新的法规政策,力争做到尽人皆知。

    天津港。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天津就成为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军事重镇。这里不但有各国的领事租界,也有大清五大军工企业之一的天津机器局、四大造船厂之一的天津造船厂。除此之外,还有天津水师学堂、交通学堂、矿业学堂等多所现代教育机构。

    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便开始在天津造船厂生产千吨级的护卫舰。随后又开始建造驱逐舰。并在战争期间,成为维修受损舰船的一个重要港口。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考虑到未来的主力战舰多是数千吨甚至上万吨的,而福建船厂因为地理位置的局限性,无法成为将来的核心造船基地。为了提高造船能力,同时也为了扩大产能,朝廷决定斥巨资扩建天津造船厂。

    载湉这一次微服出游,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天津,而天津造船厂就是他行程中的其中一项主要内容。

    听完造船厂总办唐博文对于天津码头、船坞扩建工程的进度汇报后,载湉将视线转向了在座的一名洋人身上。

    “向您介绍,这位是去年来到天津船厂的工程师帕森斯先生,他现在负责船厂的动力方面。稍后您将看到的‘张衡’号试验舰,采用的就是帕森斯先生的最新动力蒸汽轮机。”看到载湉的目光转向,唐博文机灵的介绍到。

    “很荣幸见到你,尊敬的大人。”虽然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公子是什么官员,但是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此恭敬,想必职位一定不低,所以帕森斯很有眼力价儿的赶紧问好。

    “哦,我听说过你,帕森斯先生。听说你的汽轮机非常先进,我期待你们接下来的表现。”载湉微笑着说。“那么,我们去码头吧。”

    天津港最新扩建的万吨级深水码头一号工程刚刚完工。这一个深水码头可以容纳两万吨以内的多种船只停靠。而且,正在建设的二号码头,将能容纳五万吨以内的船只停靠。

    大清国也许什么都缺,但是就是不缺人,在缺乏工业机器的隋朝都能开凿深十几米的大运河,何况现在。

    现在在码头上,就停靠着一艘万吨巨轮——采购自英国的‘君权’级战列舰‘晋文公’号。

    这艘军舰是在中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清政府斥巨资向英国采购的,原名‘复仇’号,和另一艘同类姊妹舰‘齐桓公’号——原名‘决心’号——都是由泰恩河畔的帕尔默船厂建造。其中‘齐桓公’号1890年6月14日动工,1892年5月28日下水,1893年12月5日完工后交付大清;‘晋文公’号则是1891年2月12动工,1892年11月3日下水,1894年3月22日完工后交付大清海军。其时,中日战争已经结束。

    这艘超级巨舰排水量接近一万四千吨,在建造期间按照大清的要求做了一些改进,包括换装了两座双联装十二英寸主炮、增加动力和适当减少装甲。正式完工后,该舰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十八点五海里。算是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战列舰之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