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白龙鱼服(4)(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026 字 2022-10-26

    帕森斯想了想:“三年!”

    “呵呵呵……好,那么我就给你三年。这期间,我还需要一些刚才试验的机组,用来装备我的快速舰队。嗯,让我想想,五十台。五年的时间。有问题么?”

    五年的时间建造这么多台大功率蒸汽轮机,紧靠一家工厂和一个团队是不可能完成的,载湉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工厂和工程师掌握这一技术,直到将其吃透,好为将来自行建造大型蒸汽轮机舰艇打下基础。

    帕森斯自然也清楚这一点,但是现在他身在异国,而且还有那五十万英镑,于是咬咬牙:“行!”

    “很好,那么接下来就请您和我一起验收下一条战舰吧。”

    ‘祖冲之’号的验收分三个部分,一是发动机和航速,二是适航性、操作性,三是火炮性能;因为当天海况的问题,第二项没法验收,只能大概的体验一下操作性——比如转弯啊什么的——就算过了。主要的验收方向是第一和第三项。

    大清海军的大型三膨胀式发动机技术,主要来自意大利。

    大清海军发动机技术虽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了,但是直到十年前才算取得了第一个突破,那一次,我们自己建造了一艘一千七百吨的全钢铁甲舰‘平远’号,自此之后,中国的工程师们基本掌握了三千吨以下战舰的建造技术,这才有了后几年的驱逐舰、护卫舰的爆发期。

    在此之后,工程师们借着对外采购四千多吨的快巡和八千多吨的装巡,开始接触大功率发动机技术。光绪二十年,就在中日战争刚刚结束之后,意大利政府开始和李鸿章接触。

    在当时的海军世界排名中,意大利海军的排名甚至和俄国不相上下,绝对远超美国甚至德国。但是,让意大利人想不通的是,清政府的舰船采购先是选择了德国——定、镇、来、致四舰,后又选择了美国——卫青、霍去病两舰,完全不把这世界第四放在眼里。

    而看到这每年上百万甚至数百万英镑的财富就这么从眼前溜走,意大利的各大造船厂实在是心有不甘。于是意大利政府就出面,正式和清政府接洽。

    意大利选择的这个时机也非常好。

    中日战争虽然以中国方面的完胜告终,而且日本已经被彻底打残废,但是远东地区真正的竞争者在这次战争中正式登场,那就是俄国。可以预见,要想和俄国这个级别的拳手同台竞技,中国人所需要的军舰绝对不可能是几艘快巡就能打发的。他们必然需要更多的装甲巡洋舰甚至战列舰。

    我的上帝啊,意大利人想想的肝儿颤。这得是多少艘军舰,多少万英镑的生意啊。

    经过一翻讨价还价,最终李鸿章以七十五万英镑一艘的代价,向意大利人订购了大清海军的第三艘装甲巡洋舰——也就是即将交付入役的‘班超’号。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面的事情就好谈了。

    李鸿章向意大利人暗示,大清不可能一辈子靠采购战舰活着,必然会开发自己的军舰。在此之前,各国能抢到的战舰是有数的,就看谁肯合作了。

    而意大利人也认为,如果无法满足中国人的要求,那么意大利的船厂不可能竞争得过和清政府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德国和美国人。

    最终,意大利人选择了妥协,两国在‘班超’号开工建造的当天,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大型三胀式蒸汽机及其相关锅炉设备的协议。同时签署的,还有后继三艘装甲巡洋舰的采购意向合同。

    这个时间段意大利人的技术虽然不一定赶得上英、法,但绝对不会比俄、德、美差。‘祖冲之’号最终跑出了强压通风二十三节,正常通风二十节的好成绩。

    相信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完善工艺,将来在大清真正的装甲巡洋舰上,中国人自己的发动机必然会大放异彩。

    之后的火炮测试也比较完美。大清早已掌握六英寸速射炮的技术,而且八英寸的速射炮技术也已经初步掌握,这一次的测试,一方面是检验八英寸速射炮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另一个也是磨合炮塔技术。

    大口径火炮要实现速射,其炮弹的供给方式是影响射速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想象,一枚七十五毫米火炮的炮弹有多重?一枚一五二毫米的火炮炮弹有多重?而一枚二零三毫米火炮的炮弹又有多重?

    很明显,不同于小口径火炮,大口径火炮的炮弹不可能由人力进行供弹,只能依靠机械系统供弹,这就是炮塔的意义所在。

    两艘试验舰检验完毕,海军舰队完美收兵。不过,舰队并没有返回天津新港码头,而是沿海岸线南下。因为载湉还需要去青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