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白龙鱼服(6)(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013 字 2022-10-26

    一边听着陈真的讲解,载湉一边指着艇上的各种器械问这问那,那精气神和验收水面舰艇时的状态截然不同。转了两圈,载湉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为什么没有通气管?”

    “什么?您说什么管?”陈真被问的愣了。

    “通气管儿啊。就是通气用的管子嘛。”载湉再次重复了一遍。

    “微臣不知道皇上您说的是什么,想必我们这个艇上是没有的。”陈真谨慎的回答。

    载湉皱了皱眉头,“没有,那朕问你们,这个潜艇如何在蓄电池用完后给电池充电?如何保证艇内的艇员有充足的氧气?”

    “回皇上,每一次潜航后,潜艇都会浮上水面,一方面更换艇内空气,同时也给蓄电池充电。不过皇上放心,潜艇浮上水面都会选择在夜间,因此不虞被发现。”

    “一群蠢猪!”载湉一拍脑门:“不管是在夜间还是在白天,浮上水面都会增加潜艇被发现的几率。而且,如果是战时,敌人会给你机会只在夜间行动么?如果洋面已经被封锁了呢,无法潜航你们要怎样逃脱?”

    “这个……”陈真的汗下来了,其它几人听了翻译的话后,也都陷入沉思。

    “什么这个那个的!”载湉打断几人的思路,道:“所以要用通气管嘛!就是一个可以伸长的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产生的废气也经由呼吸管排送出去,另外再附加防止海水进入以及将进入的海水排除的管线。通过使用呼吸管可以让潜艇在潜望镜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这样潜艇就不必上浮即可补充电力。”

    在载湉的描述下,这些大拿们立刻认识到通气管的使用将大幅改变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不使用通气管的情况下,潜艇一定要浮出海面进行换气和充电的作业,而这个作业时间限制在夜间。采用通气管之后,潜艇只需要将通气管伸出海面就得以进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也扩展潜艇可以充电的时机。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生存能力。

    ‘我的上帝,这个年轻的中国皇帝是穿越来的么?’新来的尼古拉特斯拉在心中默默地感叹,而其它几位则都见怪不怪了。记得在最初的几年,正是这位皇帝的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大家才找到了改善鱼雷的效能的。那一次也像今天这样,更加年轻的皇帝愤怒的道:不稳定?加一个陀螺仪不就稳定了?打不远?换个发动机不久行了?

    于是大家在鱼雷上加了陀螺仪,并换装了热动力发动机,这才有了现在的鱼雷。

    “是!我们马上进行改进!”

    “马上改!另外,这一艘也别叫‘朱亥’了,改叫‘豫让’吧。”载湉道。“还有,朕再强调一遍,一定要注意保密!否则,严惩不贷!”

    虽然潜艇项目在载湉的眼中看来进行的不顺利。但事实上他也知道,目前的这种潜艇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所以虽然表面上批评了这些工程师,但实际上还是每个人都封了一个红包。

    考察完潜艇项目,载湉继续在青岛逗留了几天,详细考差了青岛港、船厂和海岸防御工事的建设情况,并询问山东巡抚李秉衡、铁道部詹天佑和邮电通信部的盛宣怀关于胶济铁路、胶济电报、胶威电报等的建设情况。之后还通过陆路去了一趟威海卫,其目的就是为了看一下在这两个主要海军基地之间的交通状况。

    在考察完青岛至威海的道路情况后,载湉要求建设中的胶济铁路再分出一条支路,通过即墨中转,连接威海和青岛。以便两个主要的海军港口能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多一条应急通道。

    处理完山东的事情后,载湉马不停蹄的自威海卫出发,乘船前往上海。而李鸿章则留下来,处理皇帝这段时间所交代的工作。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