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计划(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473 字 2022-10-26

    刘少卿应了一声,随后道:“北面的那头熊今年又增加了两个步兵团的兵力,现在在远东和滨海地区,俄国人已经积累了八个师的兵力。”

    自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以来,因为认识到自身在远东的兵力不足问题,俄国开始加紧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造,同时,通过海运的方式,逐年增强其远东和滨海地区的军事力量。不过因为军队的补给问题始终无法完全解决,所以俄国人也无法运送太多的士兵过来。只能这样一个团一个团的增加。

    载湉冷冷一笑:“俄国人也就这么大的力气了。仅仅依靠日本人还贷的哪些资源,能维持八个师就不错了。这些部队应该难不住你吧?”

    当初中日战争的时候,日本为了打赢这场仗,和俄国人借了大量的贷款,结果还是输了,还被老毛子摆了一道。

    但是借的钱还是要换,这些年来小日本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凄惨,除了要还中国的战争赔款,还要还俄国人的贷款。天天的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换旧债,小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要不是俄国人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允许日本人用粮食等基本物资抵债,他们还得被盘剥一层。

    就是这样,小日本的经济命脉也紧紧的被英、法、美、俄、中五国紧紧的攥着。

    话说这五个国家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不过皇上”刘少卿看来还有话说,“对于俄国人在远东地区的作战能力不能光看正规军。事实上,在远东的俄国人都是一些亡命之徒,这些人要么原本就是军人退役下来的,要不原来干脆就是土匪。从光绪二十年的俄、日冲突可以看出,这些人发了步枪就是士兵,臣粗略的算了一下,根据目前当地的人口,一旦发生战争,俄国人大概能拿出十四到十五万的武装人员。虽然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军人,但如果运用得当,这些武装人员对我们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刘少卿的话提醒了载湉,他确实忽略了这一点。他马上问道:“我们不是制订了扩军计划么?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

    刘少卿道:“到今年为止,第一阶段的扩军已经完成。现在第二阶段的扩军也已经开始了,包括今年以及之后的四年,如果不发生大的战争的情况下,每年会扩充两个师的兵力,南、北各一个。如果发生大的战争,那么在动员预备役的情况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十个师的兵力——这些士兵都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可以保证基本的战斗力。”

    刘少卿嘴里的‘大的战争’,指的自然是对俄全面战争。因为从目前的国际环境来看,除了和俄国之间的恩怨外,其它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大清基本都不会发生全面冲突。虽然前年和美国因为菲律宾问题发生了一些龌龊,但是两国在经贸合作的大方向上是好的。

    清政府的民兵、预备役制度是在光绪二十三年载湉南巡的时候建立的,到现在差不多三年时间了。成千上万因中日战争而负伤残疾的士兵、军官成为了建立预备役制度的主力。这些人分布在上千个县、乡中,为朝廷训练了一支不需要支付军饷的潜在军队。而且是百万大军。

    “很好!”预备役制度算是载湉非常得意的一个政策,能取得今天的效果,他的心中自然高兴。“不过预备役的建设还要继续,不能放松,咱们需要兵力的日子还长着呢。”

    “是!”在谈正事儿的时候,刘少卿还是比较严肃的。“训练方面,每年会抽调中原地区驻防各师的部分兵力前往东北和西北,和当地驻军进行攻防演练,熟悉、适应当地环境。同样,每年都会有部队和旅顺、天津、威海、青岛四个基地的驻军进行海、陆一体攻防演练。现在所有的部队都已经至少完成了一次相关的训练。再加上部队的换防工作。基本上北方的这些个师都能做到拉上前线就能打。”

    在中日战争前和战争期间组建的十五个步兵师、一个陆战师中,除了第十二、第十四两个师始终在九州驻防,其它十三个师都在黄河以北地区驻防——这中间包括朝鲜的第五、第六两个师。

    战后这几年北方地区又组建了四个基地警备师和驻辽东的第一百二十九师。再加上第三师、第一三零师两个机动师,华北、东北、西北这三北地区一共集结了大清三分之二的军队。

    刘少卿继续道:“自今年开始,随着扩军的进一步进行,我们计划将朝鲜和日本北海道也纳入演习、训练范围。主要的科目还是在寒冷条件下的作战和保障。当然,这一计划还需要皇上您的御批才行。”

    听到刘少卿打算把朝鲜和日本北海道也纳入到演习范围,载湉一乐:“哦?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

    刘少卿道:“也没怎么想。朝鲜现在已经基本完全归附大清,那边——尤其是北朝鲜——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比较复合练兵的需要,之前把第五、第六两个师和第二、第十三两个师做了一下换防,效果挺不错,所以就考虑进来了。而且那边的人都比较心向中华,说到这儿,之前聂士成和江朝宗回来都提过将朝鲜人择优吸纳进近卫军的意见,因为当时没有先例,我就没同意,话说现在南面已经开始搞多民族融合了,是不是朝鲜这边也搞起来?”

    载湉点点头:“可以啊。其实你们之前不就打算过组织朝鲜军团然后投入战场么,朕也没有反对啊。反倒是你们在战争之后束手束脚的。你要知道,朝鲜本来就是我们的属国,把他们组织起来纳入仆从军一点儿违和感都没有,至少是比哪些克钦族、老族要方便吧?”

    刘少卿笑了笑:“克钦族不知道,老族是方便得很。臣十五岁之前在广南经常和这些人接触,他们那边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巴不得加入帝国,好改善生活呢。其实老族的战士因为生活条件恶劣,所以极为拼命,再加上他们生活的环境本身就是山地丛林,所以非常适合山地作战,简直是一个顶俩。我估计克钦族那边应该也差不多。朝鲜人不行,太软弱,之前没想把朝鲜人加进来就是因为这个。不过朝鲜人的服从性很好。”

    载湉忽然一拍大腿:“你不说朕还忘了,荣禄上折子也提起来,好像在九州那边也有很多日本人想要加入近卫军。看起来是咱们近卫军的待遇太好了。”

    刘少卿赶紧道:“也可能是周边这些人的生活条件太差。”

    载湉点了点刘少卿,“你啊,朕又没说给你们降低待遇,你激动什么。总之这事儿朕和你说过了,你是陆军总长,你自己拿章程出来,这些人如何选拔,如何融合或者编练,你看着办吧。话说回来,北海道那边你想好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