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不甘心(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636 字 2022-10-26

    杨勇对着沙盘沉思了片刻说道:“董老的主意不错,记得带上石油。在向护垒壕中投放燃烧物之前将石油抹在燃烧物上。选出一段进攻地段,用燃烧物将这段壕沟给填满,然后用手雷或是迫击炮弹引燃。尽可能在天黑之前把二号堡垒的问题解决。另外小萧把大口径臼炮带过去。”

    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点,俄军已经从黎明时分的炮击震撼中彻底恢复过来。又回复了先前凶悍的面孔。中国陆军对五号堡垒的争夺意义,俄军将领们心中都非常清楚,大量的俄军冒着炮火从掩体中冲出来,在十公里左右的战线上反复和中国陆军争夺控制权,除了夺回阵地之外,还可以对进攻五号堡垒的中国军队形成牵制。

    第二道防线虽然落到近卫军手中还不到两个小时,但是凭借手中合理的火力搭配,装备极差地俄军空有夺回阵地地勇气,却缺乏夺回阵地的力量。

    近卫军一个师配备了超过三百挺的轻、重机枪,再加上为数众多的迫击炮、掷弹筒和七十五毫米野炮,绝对是冲锋俄军的噩梦。

    工兵在五号堡垒靠近胸墙附近展开土工作业,后续的士兵可以通过战壕向护垒壕中投掷燃烧物,然后将用陶罐装填的石油也扔了进去。陶罐破裂后石油便开始沾染木料,数个火把向里面一抛。‘忽’的一声,壕沟里面腾起了数米高的火焰。

    将护垒壕点燃之后,士兵们继续向里面抛扔湿茅草和辣椒粉。今天正好没有风,发烟物的效果非常明显,烟雾弥漫了整个山头。

    就这样士兵们还往里面仍木料,西伯利亚别的东西不好找,这树木却多得很,后面数万士兵一被动员起来后,一个小时砍伐切割地木料足够堆满整个壕沟。

    趁着烟雾弥漫之际,前锋进攻部队另起炉灶,在山坡靠南地方向向护垒壕中投掷沙袋,这里才是越过壕沟通往对面五号堡垒的真正进攻路线。

    第一波一个营的敢死队带着防毒面具杀向了烟雾弥漫的二号堡垒。不一会手雷的爆炸声和步枪那颇有节奏感地射击声便响了起来。随后刘晓坤向部队下达了总攻命令,一个旅的士兵快速通过被填满沙包的护垒壕冲进五号堡垒。

    火攻的办法使得原本应该成为人肉绞肉机的护垒壕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周围地俄军炮台被其他中国军队和火炮牵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五号堡垒飘起了鲜红的中国军旗。

    负责守卫堡垒地康特拉琴科师只有三千多名活了下来,其余士兵包括指挥官列扎诺夫少将皆都战死。

    火攻的好处还在于部队在清理堡垒后,居然找到了那门对进攻造成很大麻烦的大口径臼炮。除此之外还有部署在堡垒西北、西南两侧还没有来得及被拆下来的六门一百二十毫米要塞炮。

    就在五号堡垒东北侧不远的一个稍矮的小山包上,就是四号三面堡垒。这么近的距离,被紧急调过来的炮兵兴奋的只是简单的调整一下便开始开炮射击。有了缴获的这几门要塞炮和臼炮,对付周围的这些还处于俄军控制中的堡垒就容易多了。用这么大口径的家伙在如此近距离上开炮,对于这些炮手来说实在是太刺激。

    四号堡垒属于一个尚未完全竣工的堡垒,在五号堡垒的火力配合下,中国士兵用爆破筒和手雷强行端掉了四号堡垒的五处机枪火力点,同样采用向护垒壕中填埋木料再铺上沙袋形成进攻通路。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第十四师的士兵就冲进四号堡垒进行内部清扫,不到一刻钟便飘起了中国军旗。

    但此时在伊尔库茨克依然还有进二十万的俄军!

    要塞司令斯特塞尔此时也意识到,昨天的那种恐怖的武器中国军队不可能大量装备,否则在四个月前伊尔库茨克就已经丢了。所以在经过一天的战斗后,冷静下来的俄军开始组织反攻。同时,一封求助的电报也火速发往彼得格勒。

    次日,俄军布置了七个师的兵力,分别对城南一、二号要塞和五号堡垒发动反攻。斯特塞尔集中了两百多门火炮,对近卫军连夜抢修的工事进行了报复性炮击。

    “砰!”

    刚一甩出手榴弹,老兵便瞄准着几乎顶着鼻子的俄军射击,一发92毫米子弹顷刻间击中了数十米外的正在冲锋的俄军士兵,子弹的冲击力让那名俄国士兵的肩头向后一倾,随之倒了下去,老兵感觉到自己的手上一湿,似乎像是那个俄国士兵在被击中后溅出的血液,飞到了手上一般。

    “哗啦!”

    此时的老兵显然没时间顾及这些,刚一扣动扳机,就连忙侧着身子重新装弹上膛,保养良好的96式步枪的操作十分顺畅,一发子弹再次被顶上枪膛。

    经过几个月的炮击,近卫军的炮弹也不多了,所以杨勇决定改变战术。既然现在自己占据了有利地势,那么,就该让俄国人尝尝堑壕战的滋味儿了。

    没有了火炮的远程压制,俄国士兵快速的推进到距离一线战壕不足百米地地方。不过很快一阵“手榴弹雨”便将冲在最前面的二三百名俄国兵炸飞,随即八个机枪火力点开始喷射出长长的火舌,如果不是阵地狭窄,02式重机枪的分量又不轻,进攻部队完全可以部署更多的机枪。

    在机枪响起之后,俄国兵地这次进攻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便宣告失败。距离战壕不到一百米的地方被中国士兵的机枪和手榴弹制造成了一个“无人区”,这一次冲锋俄国人除了丢下上千具尸体和伤病之外,没有任何成果。

    就这样冲锋,反冲锋……

    在太阳落山之前,俄国人始终没有突破这道战壕,反而留下了一大片扇状分布的死尸。

    俄国士兵不可谓不英勇,在天黑之前总共组织了四次冲锋,差不多有一万多人留在了这道山坡上。

    相比之下工事里的中国守军则打得相当轻松,轻重机枪和手榴弹在这样的防守战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山坡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所沁透。俄军指挥官希望重新掌控伊尔库茨克全城,将近卫军赶出去。而杨勇则打算利用现有的防御工事让俄国人把血流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