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苦战(1 / 2)

再没有援军的消息被朱厚照等人刻意的给封锁了起来。

    没有人知道京城的百万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有什么样子的异动。是誓死守城还是一哄而散?

    两天以来,源源不断的有鞑靼骑卒从大同方向赶了回来,前前后后大约有两万人马,至于之后还会有多少继续往京城压,知情者没有人愿意想,也没有人敢想。

    朱厚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立刻组织人马,将外城的人牵往内城。将城中敢战百姓全部召集起来,立刻开始训练!”

    “来得及吗?”很多人立刻表示了质疑,新兵至少得训练三个月才有可能实现战斗力!

    “能多撑一天就多撑一天,打仗靠的就是细节,胜利靠的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朱厚照突然笑了起来。

    寻常的冷兵器作战,一个百战老兵确实是抵得上新兵蛋子,但是他朱厚照的军队可不单单是冷兵器军队。

    他心目中的士卒可都是敢死队里的人物,玩得起火器,冷兵器也不可能放下,毕竟双修才是硬道理。

    如此劣势之下,朱厚照依旧没有放弃,只要江南安好,他朱厚照还在,这大明朝就亡不了!

    就是这么自信,老天爷都给老子留下一线生机,凭什么你一个区区草原上的酋长就能把老子逼到死路上?

    最后的战争终于还是来了,在小王子集结了近十万大军之后,惨烈的攻城战在西城展开。

    京城之内除了各处城防必须的人手外,朱厚照手下的八千江浙兵全部调集在了西城。

    整个西城已经被朱厚照设置成了军事重地,任何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那么多的弹药放在一起,被有心人盯上可不是儿戏,不说八千守军会灰飞烟灭,就连西城是否还能存在都是个问题。

    王守仁特意不曾消耗的三千营在这个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

    昼伏夜出,干起了运输队的行当。

    说到这个,还得感谢大明的太宗皇帝深谋远虑。

    他对太祖皇帝当年救下皇太孙朱允炆而留下一条密道耿耿于怀。于是有样学样,为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线生机,也在皇城中修了一个密道。

    朱厚照小的时候专程去看过,足够两匹马并排奔跑,直通城外二十里的一处山庄,根本就不在鞑靼人的警戒范围之内。

    所以说天算不如人算,都是机缘。

    不过这一切都是杯水车薪。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东西,这群不会下马打仗的草原蛮子竟然也学会了玩攻城器械。

    头一天的攻城战依旧是规规矩矩的,双方你来我往,鞑靼人蚂蚁一般的往上爬,城楼上的明军拿着长枪往下捅。除非在某处城墙吃紧的时候朱厚照才允许拿铁黄瓜清理一下。

    但是从第二天开始,鞑靼军阵的方向就开始传来阵阵的怒吼。听声音甚至不用去看就知道是火炮。

    朱厚照所在的位置结结实实的挨了几炮

    ,不过都是实弹,除非被直接命中,否则就是听个响。

    鞑靼的将令很快就认识到这个问题,接下来他们的火炮就不再往城楼上招呼,而是瞄向了城门。

    铁蛋打石头也能打的碎石乱飞,何况是木门,很快大门就在炮弹的轰击下千疮百孔。

    不过朱厚照早有准备,在发现鞑靼人有火炮之后他就命令手下士卒用大石头和泥土把城门洞堵了个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