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征(1 / 2)

跨海作战不同于6地作战。

    6地作战,维持十几万敢战之兵需要的是十几万的后勤人员,可6地运粮没有风险,哪怕是送一半吃一半也足可以支撑。水源更是随处可见。

    可跨海作战,那后备粮草就不能保证了,先不说会不会遇到狂风恶浪,就是水源这个问题也足够让人头疼。

    从这个角度来说,元朝东征日本有很大一部分是败在了实力太过雄厚,兵卒太多上。

    考虑到这个问题,加之朱厚照熟知日本现在正处于战国时期,各大村长县长手头最多不过几万人少则几千人,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大明战士。

    所以此次征伐日本朱厚照只是带了大概三万人马。

    其中有被刘瑾赶到北边边境吃沙子的张毅神机营一万人马,辽东军镇的一千辽东铁骑,其他的都是就近从浙江调遣了不到两万人。

    不过船只方面却是阵容比当年打下大湾岛要鲜亮太多。

    十二生肖战舰朱厚照仅仅是动用了龙船和虎船两艘作为旗舰。

    其他的近五十余艘船都是这一两年之内打造出来的中型宝船。

    这一次出征,虽说人数上不符合我泱泱大国的一贯风范,但是在科技上却完全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

    轻型战船如鹰船,长十五丈有余,此类船只两头尖翘,不辨尾,混合动力之下进退如同飞掠,机动性能极强。

    船只位各有一门三五百斤的火炮,两侧则各是三门火炮,以及无数的火铳射口。被朱厚照当做了大明水军的驱逐舰使用。

    而另外一种则是蜈蚣船,长六丈,吃水三尺,两边都是大浆,运转起来活像一个大蜈蚣在水上爬行,度同样极快,被朱厚照作为斥候船只使用。

    其他种种,不一一描述,但无一不是华夏数千年智慧的积淀。

    在食物方面,朱厚照则是另辟蹊径,十分猥琐的剽窃了后世的军粮制作方法。

    每个士兵都背了三十斤炒面,炒面现炒,里面加了磨碎的豆子,晒干的菜叶,加上食盐荤油翻炒到熟,到吃的时候直接拿水一泡,一小把就能顶上大半天。

    至于淡水,朱厚照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是把水弄上船,加了少少盐,煮开了应该喝不死人。

    朱厚照这样的打算其实有点杞人忧天的意思,其实从大明出,到日本岛,根本就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数千年前就能凭借小舢板到那边移民,没道理现在就过不去。

    航行过半的时候,朱厚照收到了锦衣卫和特战队从日本归来的船只送的信,当然还有人。

    小太后这个长着樱桃小嘴的吞天蛤蟆已经被他们给偷梁换柱弄了出来。

    保护在了锦衣卫在日本的一处秘密据点。

    朱厚照到不在乎,当初小太后被抓走的那一天他就已经预料到了接下来的事情。

    对他来说不过是给朝臣一个可以正大光明揍倭奴的理由。

    朱厚照的舰队在钓岛那里停靠了一段时间补充淡水,并且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中转站。

    随后而来的补给弹药都将以这里为基地,再供给出海负责打击日本土著的大明水师。

    朱厚照的坐船稍作休整就再次拔锚,目的地直指日本九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