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入灵山(1 / 2)

    满屋血腥扑鼻, 血流深入地毯之内, 卷帘默默放下几头狮子精尸首,等着三藏念完超度之词, 将那些已经被打死但兀自张牙舞爪的妖怪魂魄送往西方。随后三藏找到笤帚, 小白龙时不时给他放点水, 冲刷血迹,直至猴子八戒回来,地面已然干净, 只剩余末味道。

    小白龙强行解释为这是狮子精尸体流出来的血, 猴子也信了。那老鼠精在猴子抵达前早已感谢法师,回她无底洞去。三藏告诫她:佛之所以能善, 是因为他能克制体内的恶,佛修炼已如此, 妖怪修炼更是要抑制恶念, 一如凡人茹素向佛,遏制这份天性,方有所成。

    老鼠精彻悟, 再次谢过三藏法师,便卷风而去。

    猴子说他还跟了金毛吼一段, 看他着实是往西边去的,八戒却又补充道,那凡人女子看来也是真心,得知金毛吼这般事情,仍愿跟随他离开, 而不是返回比丘国内,希望观音那边也有个好处理下场。

    他们正说着,却有人来馆驿寻他们,却是那宰相,见皇后还未有消息,心急如焚,上门拜访。猴子不擅长这感情/事,交由八戒处理。八戒与他说道,那妖怪名为金毛吼,实乃观世音菩萨坐骑,方才菩萨来寻坐骑,皇后一心一意要跟着金毛吼走,不愿回比丘国,菩萨宽容,便将她一道带回灵山去。你也无需担忧,此事稍后我师傅会与你们比丘王说。

    那宰相听闻此言,如雷轰耳,失魂落魄,忍不住问道:“那那皇后再也不回比丘国了吗?”

    “正是如此,这是她的选择。”

    三藏随后将同样的话回复给比丘王听。比丘王近日接连遭遇妖怪,早已吓得一病不起,也毫无心思管他皇后一事,只当不回国也罢,他握着三藏的手,只求法师替他祛魔消病,龙体早日安康。

    三藏诵清心咒于他,劝比丘王不要贪恋女色,不要沉迷长生之道,致力治国为上,百姓安居乐业,方能修成帝王功德。那比丘王唯唯诺诺,也不知是否听入耳,三藏也不再管他,询问了玉华国方位,先去了那玉华国。

    玉华国三位王子被狮子精所吃,国王与皇后却不知,只道自己爱子去了比丘国,听闻此消息后,皇后伤心欲绝,玉华国国王老泪纵横,三儿子竟同日一命呜呼。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被妖怪所食乃无可奈何,又听三藏已除去那狮子精,为他儿子们报仇雪恨,亦是超度亡魂,早日投胎。玉华国国王感激三藏不尽,撑着病体送了三藏一程。

    此番离开玉华国,一路往西之处,果然如观音所言,已是离灵山越发近了。若是山间,触目皆是琪花、瑶草、古柏、苍松,若是城池,家家向善,户户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又见林间客诵经。见三藏一行更是为善,人人留斋,又问三藏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说起那灵山时,便笑而不语,只说师傅大功将成了。

    这般行路六七日,忽见一带高楼,几层杰阁,真个是冲天百尺,耸汉凌空。师徒几个中小白龙却曾年幼时来过此地,他族人中有被封八部天龙,也携他前来,见着甚是眼熟,说道:“师傅,此处像是接客处,有那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应是来迎接师傅哩。”

    他话音刚落,只见楼阁门首前有一道人,身披锦衣,手摇玉塵,高声喊道:“那来的莫非就是东土取经人三藏法师么!”

    三藏与他行礼,猴子认出那金顶大仙面容,与他笑嘻嘻相互对行一礼。金顶大仙神容愉悦,同三藏说道:“前几日观音大仙路过我此处,说取经人即至,我在此等了几日,还以为菩萨诳我,原来今日正至。”

    他将三藏一行迎入门去,正要令道童烧香汤沐浴,却见着那几个妖怪徒弟,方才还衣衫不齐,忽然挨个显出了法相。

    猴子浑身泛出金甲鳞光,步云履蹬地,紫金冠嵌首,口咬凤羽,浑身猴毛油水光滑,眉飞入鬓,眼神睥睨,似笑非笑,亮出他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来,扛于肩上。八戒束了长发,懒散皆收,衣袍收拢,翻出片片水纹蓝甲来,收腰敛身,精神抖擞。卷帘着玄黑色,他立于八戒身旁,红发张扬却神容冷淡,八戒笑嘻嘻将胳膊搭于他肩上,故意使坏往下一压,卷帘岿然不动,却拾起腰间两枚玉佩,取下其中一枚,系于八戒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