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出征(1 / 2)

第145章  出征

        因为朱瞻埈并不打算在南京再浪费太多的时间,所以在五月初的时候,他便带着修整过后的青玉卫北上了。

        对于朱瞻埈的这一次离京,各方反应截然不同。

        东宫的太子和太子妃夫妇当然舍不得幼子离京,但朱瞻埈借着上次朱瞻基和他翻脸的事情说事,朱高炽和张氏也没有办法,只能是认为朱瞻埈这是暂时打算躲开自己的兄长。

        这让太子妃一边坚定了要给朱瞻基选秀的决心之余,也在担心他们两兄弟将来的相处。

        毕竟从眼下的局面来看,和如今已经是实权藩王,即将开疆拓土的朱瞻埈比,朱瞻基这个大哥各方面都显得像个不知进取的纨绔子弟。

        甚至于就连皇帝也在犹豫,究竟要不要把朱瞻基立为皇太孙。

        虽说朱瞻基是朱棣一手培养出来的,平时各方面都很让他满意,但和朱瞻埈一比,就让人觉得差强人意了。

        但从朱瞻埈的种种行为来看,他又像是个对皇位没兴趣的,这使得朱棣也有些拿不住自己该选择谁了,毕竟这要是选错了,大明十之八九是真的要复刻一次靖难了。

        至于说汉王和赵王这两位原本事很多的搅屎棍,赵王倒是见机得快,已经倒戈向朱瞻埈的阵营,如今借着朱瞻埈和各个商帮之间的关系,正一门心思建设奴儿干都司的封地,以及准备征倭的事宜。

        之前赵王殿下凭借着不要脸去东宫哭宫门的招数,让太子爷破防,亲自带着弟弟去见了朱棣,从朱棣那里求来了燕山三卫。

        燕山三卫分别是燕山前卫、燕山左卫和燕山右卫,这是当年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麾下直辖的藩王三卫,是朱棣真正起家的老底子。

        原本就算要赐给朱高燧护卫,朱棣也不至于说把自己这点老底子掏出来,他可还惦记着带兵北伐,燕山三卫从来都是他用的顺手的主力。

        但捱不过太子的苦苦哀求,以及考虑到朱高燧就藩奴儿干都司之后,就是要配合朱瞻埈征讨倭国,确实需要一些强干的兵马,于是这才将燕山三卫给了朱高燧。

        即便如此,这燕山三卫也还只是借调,在征倭之后朱高燧组建了自己的王卫之后还要还给朱棣。

        如今燕山三卫已经跟着朱高燧北上,与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郑和的船队。

        在之后的征倭之战中,郑和的船队将会分成两队,一队负责从山东、河北等地运送粮食到倭国,以供大军使用,另一队则从南京出发经由小琉球前往倭国,再加上从奴儿干都司出发的朱高燧,构成三路攻倭的格局。

        至于说京中其他藩王的势力,则更多的是冷眼旁观和按兵不动。

        虽说各家藩王现在重新获得了兵权,都想着向外拓张封地开疆拓土,但真正来说有这个野心和实力终究只是当年的那几位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