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世宗大王(1 / 2)

第152章  “世宗大王”

        仁川港口的外海,一字排开的大明舰队并没有靠岸停泊,而是在浅水处下锚,让舰队停泊在了海上。

        这当然不是说朱瞻埈和宁王对朝鲜要保持什么礼节,大军不上岸云云,事实上船上搭载的大军已经有两个千户所转乘小船登岸,并且在岸边建立了营地驻扎下来。

        之所以大船不靠岸单纯的是因为仁川港口码头窄小,根本停不下舰队这十二艘千料海船。

        “果然是蕞尔小国,连千料海船都无法靠岸停泊,我有些担心他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大军粮草转运了。”站在船头,宁王略有些担心的撇了撇嘴:“别到时候大军的军粮运过来了,先被这群化外之民吃了!看他们港口那些军士的样子,就像几辈子没吃饱饭一样!”

        对于宁王对仁川港口朝鲜军队的评价,朱瞻埈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朝鲜虽然立国比大明还晚,如今才传到第三代君主,这位所谓的“太宗”还自比李世民,觉得自己拿到的是同款太宗剧本。

        早些年也确实斗权臣、治理国家,各方面做的都还不错,但遗憾的是拿到了唐太宗同款剧本的是永乐大帝朱棣,不是他区区朝鲜李氏王朝的太宗李芳远。

        毕竟李家是通过兵变上台的,而在这之前高丽国王氏已经传了“六百年”,国家到底腐败成个啥样子基本上可以想象。

        再加上是个半岛国家,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文明的发展可以说相当的缓慢。

        要知道按照后世朝鲜自己的官方正史,其民族历史上真正拥有能够对应自己语言的文字,还是在几十年以后,朝鲜第四代君主,也就是被朝鲜人吹上天的“世宗大王”时期才弄出来一本《训民正音》,把中国的拼音文字和倭国的假名混在一起,弄出来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谚文,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朝鲜文字。

        这玩意被弄出来的本意是用来教导朝鲜的普通老百姓学习文字,能够读懂朝鲜朝廷的政令,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

        所以它才叫《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虽然在弄出来这玩意之后,“世宗大王”曾经多次推行这种文字,并且鼓励民众和官员去使用书写,但在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这玩意在朝鲜依旧只是一种辅助文字。

        朝鲜真正的权贵阶层,但凡能受到点教育的,学的都是汉字,用的也都是汉字。

        说到底谚文本身就只是一种类似于注音文字的东西,结构非常简单,字母也非常少,不像是英文单词,通过不同字母的组合,即便是同音词也能够很好的区别。

        谚文本身就只是拼音,以前学的又都是汉字,存在大量的同音字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旦没有了汉字作为区别,光靠这玩意本身根本没有办法区别同音字词。

        而这还是朝鲜半岛上第一次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