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征兵(二)(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2127 字 2022-10-26

    放开县衙里面不谈,却说衙门外,原本围观的百姓只是看着新军学兵们的打扮眼热,后来见知县太尊出来都要给他们下跪,方知道这些个被抢的原来是京城皇上跟前来的,之后又隐约听到什么拥军政策的,什么给银子的,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顿时议论纷纷。

    在衙门外伫立的众士官看火候已到,于是由曹锟出面,开始宣讲新军的政策:“诸位乡亲,本人曹锟,是咱们天津大沽北塘曹家集人,两年前,蒙皇上恩典,进了新军士官学校。现在,已经是新军在册军人。我们新军,是皇上亲自下旨编练的军队,新军的名字就叫‘青年近卫军’,是皇家近卫。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听到了,凡是能够加入新军,成为在册军人的,朝廷一律优待。士兵本人着军服可以配枪上街,见官不拜,家属还可以享受减租减税等拥军政策。这一次我们来到大沽,就是为了给皇上的新军招募士兵的,三日后,凡是年满十六岁、不足二十五岁,身体健康的老少爷们,都可以报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音一落,原本窃窃私语的乡亲们顿时炸了锅,你听听‘近卫军’啊,皇帝亲兵,天子近卫,还有比这更拉轰的么。

    有胆子大的,扯着脖子问道:“成了近卫军,也可以骑大洋马么?”

    曹锟笑道:“新军分为骑兵和步兵,步兵又分为炮兵,只有骑兵才可以骑马,如果你表现好,当上军官,那么要到连长以上,才有马琦。”

    又有人问:“那也是跟你们一样的衣服么?”

    近卫军的军服确实拉轰,很多人看着都眼热。

    “不错,我们身上的军服,就是皇上为近卫军特别安排的,咱们大清独一份儿。而且,近卫军士兵全都不留辫子,也是皇上的特旨!”

    对于这些乡民来说,剪不剪辫子对他们来说远远不如今天吃什么要紧,于是又有人问道:“那饷银怎么拿?”

    曹锟道:“新兵饷银每月二两,之后每年考核一次,根据表现晋升,二等兵饷银二两半,上等兵三两。除了现银,每名士兵每年发放军礼服一套,军常服两套,作训服每季各两套。而且为保证训练,每天保证有二两肉食、一个鸡蛋,大米白饭、白面馒头管够!”

    这一下乡邻们的热情顿时高了,原本也有人家里有当兵吃饷的,可是这饷银不一定能足量拿不说,单单这伙食上,就根本没法比。就冲这每天能沾着荤腥,就有大把的人愿意干。

    这时候有人说了:“小三子,你这身子板健壮,肯定能选上,要不你去试试,看能不能混上这每天的二两肉。”

    那被叫做小三子的汉子道:“二姑,这近卫军的待遇是好,可是我家就我一个壮劳力,我要是去当了兵,家里人咋办,地谁种。”

    曹锟听了,连忙道:“这位兄弟你放心,如果你符合条件,被近卫军录用,你家里的地由朝廷安排人帮你种,而且赋税减半,你家里的人,也有朝廷安排人照顾,逢年过节,衙门还能给你家送米送肉呢。”

    众人那里肯信:“你就吹吧,能有这好事儿?”

    曹锟道:“你看,我刚才说了,我就是咱们北塘人,不信,你们可以去我家看看,刚才县令大人和里正也在,说的话你们也都听见了,这马上衙门就会贴出告示来,这还能做假么?”

    这下不由大家不信了,那小三子连忙道:“那要是这样,我就参军。”

    曹锟笑了笑:“好啊,欢迎,不过我们在后天才开始正是征兵,到时候,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应征。另外如果有一技之长的,比如认字的、会打猎的等等,还能享受优先录取。”

    众人正说着,县衙里师爷拿着刚刚写好的榜文出来了,往衙门外照壁上一帖,众人立刻围上了看,有认字的给大家念了出来,果然和曹锟说的一样。

    这下乡亲们都信了个十足十,马上就有那心思活泛的,回家准备去了。

    接下来的两天,刘少卿和学兵们只是在休息,却不知道,这征兵的事情,经过这两天的发酵,已经变成全城期待的事情了。

    只因这庞安海也是个机灵的,他看这郡主殿下都亲自来了,说明皇上对这件事儿的重视程度,近卫军啊,皇帝亲军啊,如果自己能配合钦差大人把这件事儿办好了,岂不是直接在郡主面前露了脸,这万一郡主殿下回去和皇上这么随便一说,那自己飞黄腾达不就指日可待了。

    于是庞安海这两天啥事儿也不管了,就是带着师爷和衙役们宣传这新军的事儿。尤其是衙役们,本身没啥学历,更擅长以讹传讹,没两天的功夫,不但是大沽县的,就连天津市里面听说的人都巴巴的往这儿赶。

    不用说,两天后的征兵非常之成功,有了现实的例子的说明,乡民们对新军的热情超乎寻常的高。毕竟,这新军士兵的待遇都快赶得上秀才举人了,但比起读书中举的难度来,人们还是以为吃兵粮更简单些。

    但是刘少卿并没有直接将新招募得士兵带回去,他存了一个心眼儿,留这些人在外面继续发酵。并且告诉大家,这只是征兵,征召上的人需要在一个月后也就是五月初一赶到京城进行考核,只有考上的,才能留下。

    有了考核这一门槛,不但没有阻挡乡民们的热情,反而让大家更加趋之若鹜,因为大家都把这个当成了考武举了。让刘少卿没有想到的是,这又不经意的催生出一个新的职业,那就是‘考前培训’,更想不到的是,这一职业在十几年后竟成了退役士兵的主要职业,养活了绝大多数的退役军人。

    热烈的征兵场面同样也会有后遗症,这不,后遗症来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