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临津江战役(6)(2 / 2)

生于1871 此时鱼跃 1859 字 2022-10-26

    大清海军这一次派出的舰队由维修好的平远号为旗舰,包括经过改造的寰泰、开济、南琛、南瑞四舰和四艘镇字号鱼雷艇。此时日本海军舰队能够出航的已经全部随‘富士’、‘八岛’两舰南下,剩下的舰船均为守备舰队老式木船或者鱼雷艇,根本无法拦截清军四艘加装了简单防护并换装了速射炮的巡洋舰。

    早上六点,近卫军暂编第十三旅的先头部队在永宗岛北部登岸,由于日军在永宗岛几乎没有守备部队,全岛在半小时内被占领。随后登陆部队一直等待至下午17时50分潮涨,令其他部队可以登陆。在这段时间内,清军舰队一直使用舰炮轰炸日军在仁川沿岸的布防。

    日军事先没有预计清军会从海上进攻仁川,在永宗岛的战事前,日军大本营曾预计清军会将增援部队通过海运输送到大同江口,再由平壤南下。所以只有一个大队的少量部队驻守仁川,而且这支守卫部队几乎没有重武器,日军也没有在仁川设置复杂的防御阵地。因此,在舰炮的打击下,日军完全让出了海岸阵地,使得清军船队得以顺利在仁川登陆。清军仅仅付出了8人阵亡和28人受伤的代价,就抢占了仁川。

    看着身后不断在集结的士兵,江朝宗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光绪十六年被外派,和他一起的所有的一期士官生都盼着有一个能够建功立业、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征兵、训练,征兵、训练。现在好了,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到了,相比之下,在海上漂泊的那几天和之前的三年都没有白费。

    他整了整衣冠,对身边的参谋、也是对自己说道:“军人,就应该属于战场!”

    次日,完成登陆的暂编第十三旅开始向汉城推进,留守汉城的日军统帅小松宫傽仁亲王立即调派留守汉城的第一师团第四十九联队于富川阻击登陆清军。但没多久,北线日军被清军反攻的消息就传回了汉城。

    得到清军开始反击的消息后,小松宫以亲王的身份立即传令在汶山的川上操六,一方面将清军已经自仁川登陆,威逼汉城;另一方面,小松宫示意川上操六判断前线形势。如日军能够顶住清军的反攻当然最好,但如果有较大风险,建议日军立即退回临津江以南,以临津江为防线,驻守锦山里、汶山、东斗川一线,等待支援。同时提醒川上操六,清军可能会于他的背后包抄。

    传令给川上操六后,小松宫还命令四十九联队放弃富川,退回汉城。此时在汉城内还有日军一个联队的步兵,合计兵力近八千人,足以固守。而且小松宫已经知道,自国内补充的第十、第十一师团不日就要登陆朝鲜。

    日本内阁在第一阶段的作战失利后,根据战争态势,立即于国内启动应急预案,征召了五个师团的第二批部队。分别是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师团。其中第七师团因为俄国人得到了室兰港的缘故,被留在了北海道,其它四个师团则按计划分批被运送到朝鲜。不过在第十、第十一两个师团准备运送的时候,日军常备舰队奉命南下,所以日本又开始了之前的办法,准备将部队通过尚未被大清海军控制的海域,部署到朝鲜。

    26日,川上操六在分析了当前的作战形式后认为,日军已经不可能在临津江以北地区抵挡住清军的进攻,于是他立即命令仍在坚持作战的第三、第四两个师团及第九师团第十八旅团突围,撤回临津江南岸。随后,日军开始向南突围。

    但是日军的行动有些晚了。

    在24日的反攻中,刘少卿的原计划是由第一、第二两个骑兵旅先配合步兵歼灭敌第九师团,然后两个骑兵旅于板门店汇合,插入大城垌、板门一线,切断日军第三师团的退路。

    但随后刘少卿发现,开城根本不是短时间能攻得下来的。

    开城古称开京,曾是朝鲜高丽时代的京城,即使到了李朝,也曾作为京都存在过一段时间。对于这样一座大城,而且里面至少有一万两千名精锐士兵驻守,所以想要在两三天内攻克,以近卫军目前的火力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第一天的行动后,刘少卿就果断放弃了拿下开城的行动计划,将第二骑兵旅调往东线,沿临津江包抄敌第四师团。这样在中线包围第四师团的部队就变成三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加一个骑兵旅五万余人。考虑到这么多兵力实在有些浪费,刘少卿随即将第一一一步兵旅调往临津江以南。对敌第十八旅团的围歼则由第三师分出两个团来,协助第一一二步兵旅、第一骑兵旅共同完成。

    26日,自高浪浦里渡江的第一一一旅开始向西运动,准备对驻守汶山、栗谷里的日军第一师团第二旅团发动进攻。同时,该旅派出一支侦查小分队绕过日军防线,希望联系上正在向汉城进发的暂编第十三旅。

    27日,随着北岸的日军逐渐被吃掉,越来越多的清军渡过了临津江。川上操六明白,他已经不可能再见到黑川通轨和大岛久治两位师团长了。为了避免第二旅团面临同样的命运,川上操六命令日军向汉城撤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